回望2024年,楚雄州政法系统坚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达97.77%,较上年上升0.33个百分点,书写了楚雄政法人的奋斗足迹,平安法治建设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深耕善治”推进社会治安同防共治
聚焦“管好人”“管住事”两个关键,坚持制度建设和重点攻坚齐头并进,扎实推进“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全面推行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回访全闭环工作机制,严格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综合运用政法大数据平台,加强信息推送共享、关联比对和分析研判,坚持“打防管控”一体推进,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为牵引,深入推进“夏季行动”“冬季行动”,全州刑事案件数同比下降20.4%,命案数同比下降12.5%,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0.48%。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十条措施》,加强社会面巡逻管控,深化枪爆等危险物品管理治理,持续开展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系列攻坚行动。
严格落实重要时段、敏感节点、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安保维稳措施,强化“三重点”排查整治和重点人员教育稳控。制定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开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功率、重点人员精准管控率、重大风险隐患化解成功率“三上升”的良好局面。楚雄市和禄丰市道路交通一体化办案中心,实现案件快立快审快办,审结道路交通案件626件,平均结案时间仅为12.7天。
新时代“枫桥经验”繁花盛开
全面推行和拓展“三定三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跨区域联动协作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扎实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和农村相邻权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全年排查矛盾纠纷42737件,化解41808件。对研判确定的重点人员进行点对点交办,做到合法权益保障、基本生活救助、关心关爱服务、教育引导管理“四到位”。《楚雄州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闭环管理机制(试行)》得到省委政法委和州委主要领导认可。南华县巧用“二十四字诀”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
立足政法职能,扎实推进“利剑护蕾”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专门学校女子校区实现当年规划、当年建设、当年启用,研究制定出台深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实现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被侵害数双下降。经验做法得到最高检和省委政法委的肯定。专门学校被评为全省专门教育示范学校。元谋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央政法委培训班上作专题辅导。
法治楚雄建设迈上新台阶
稳步推进政法领域改革,不断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开展“法护非遗守根行动”和“彝绣保护”系列活动,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建立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挂联、普治融合、“法治副村长”、国企参与专项普法制度,将专项普法与命案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度融合,培养村(社区)“法律明白人”7636人,设立工作室184个,选优配强“法治副村长”932名。
州委政法委和州司法局被表彰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楚雄州被评为全省行政复议案件质量评查优秀州(市)。州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楚雄彝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楚雄州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质效指标排名全省第一。楚雄州人民检察院“跨省刑民融合法律监督模型”被评选为全国“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楚雄州公安局被表彰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州级26家行政执法单位公职律师覆盖率从2023年底的26.92%提高到目前的46.15%。
筑牢忠诚根基强队伍
严格落实请示报告、政治督察、执法监督等制度机制,用好督察“探头”,找准工作“病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分层分类开展政治轮训154场9384人次,对2个县(市)党委政法委和州公安局开展政治督察,主动配合和接受省委政法委开展的政治督察和执法司法专项检查,带动各县(市)对10个政法机关进行“政治体检”,聚焦提升新质战斗力,提升了“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能力。分梯次建立优秀后备干部库,年内全州政法系统提拔使用政法干部286人,职级晋升512人。
2024年,全州政法系统开展廉政提醒谈话492次,开展警示教育377场次,73个集体、142名干警获省级以上表彰,70个集体、380名干警获州级表彰奖励。大姚县法院荣获“全国模范法院”称号。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州政法系统将接续奋斗、务实笃行,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以新安全格局护航高质量发展,不断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楚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