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带着玉溪市易门县人民法院党组的嘱托,我接过了前往迪庆州德钦县人民法院对口支援一年的重任。消息如石击静水,心湖霎时涟漪翻涌——难以置信的“不真实感”首先袭来,毕竟,这是生命里第一次肩负如此沉甸甸的对口支援使命,更何况,目的地是那片平均海拔逾四千米的苍茫高原。然而,短暂的思绪起伏后,一股更强大的责任感稳稳托起了忐忑的心。
行囊里,塞满了厚厚的羽绒服与抵御严寒的毛毯;心中,却填满了对雪域秘境的无限遐想与现实的考量。梅里雪峰的圣洁辉光,可会映照我的步履?如画卷般的成群牦牛,是否就在下一个山隘?哈达的洁白暖意,能否消融初临的陌生与疏离?更深处的思虑接踵叩问:高寒稀氧的环境身体能否适应?办案环境与团队融合将是如何光景?更添一份牵挂——原定今年的人生大事,婚期在漫长的对口支援岁月里,会否生变?
临行之际,院党组的话语字字千钧:“你不仅是易门县法院的一员,更是玉溪市法院系统的‘使者’,要严于律己,树好形象,虚心求教,带去玉溪经验,带回德钦精神。”这嘱托,如同一盏穿透云雾的明灯,为我照亮了通往德钦的迢迢长路。怀揣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我踏上了征程,开启了为期一年的高原司法之旅。
案牍如山:激增背后的边疆法治使命
德钦县法院的工作,步履维艰。干警寥寥数十,案件却如潮涌——从2020年的552件,激增至2024年的1064件,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幅更超56%。数字背后,是人少案多的尖锐矛盾与边疆法治建设的时代重担。大型工程开发提速,工程合同、劳务纠纷、生态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层出不穷,诉争暗流涌动,正成为下一轮案件的“风暴眼”。天平之下,干警们以血肉之躯抗衡案件洪流,在司法资源与公平渴求的夹缝中,艰难维系着社会正义的底线。
山河为障:地理文化与法治的交织困境
司法脚步,在德钦格外沉重。4270米的平均海拔,稀薄空气是常态的“对手”;层峦叠嶂,险路蜿蜒,无高速通达,最远乡镇单程驱车需八小时跋涉。雨季骤临,塌方落石便是悬顶之剑。文化沟壑亦深,部分群众对现代法治理念尚显生疏。文件蜗行,执行维艰,干警常需穿越百里崎岖,只为在偏隅村寨送达一纸文书,或寻觅一位“消失”的被执行人,山重水复,耗费数日光阴。
青春铸盾:年轻队伍的担当与淬炼
执行局内,青春是耀眼的底色。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队伍,以蓬勃朝气与实干担当,熔铸成团结奋进的堡垒。每逢疑难复杂案件,“案情会诊”便是他们的熔炉——资深法官领航,从法律适用的精微到执行策略的谋定,抽丝剥茧,实战砺兵,青年的法治筋骨在一次次攻坚中悄然壮大。
步履丈量:风雪兼程执行路
执行一线,是德钦县法院最真实的日常。线索突至,无论凌晨几点,干警们闻令即动,驱车十数小时,跨越数百公里,只为抓捕拒执者行踪;面对“人难寻、财难觅”的异地困局,他们甘愿远赴川藏,半月甚至更久的异乡奔袭,只为让胜诉判决的纸上权利,化作百姓手中实实在在的暖意。每一步跋涉,都在丈量着法治的温度。
精神高地:艰苦淬炼高原魂
德钦县法院,“缺”是常态——经验、资源、氧气,无不稀缺;然而,“不缺”才是灵魂——热爱满溢,情怀深厚,攻坚魄力昂扬。简陋宿舍,陈旧设备,难阻大家对案件的执着钻研;长期别离,家庭聚少,无人怨艾,只因肩上责任如雪山巍峨。险峻的地形,恶劣的气候,让我切身体会高原生活之艰,更被边疆同仁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坚守深深震撼——他们以肉身扎根极地,守护着寂寞边陲的法治灯塔。
这里的生活:雪山脚下的馈赠与回响
德钦,梅里雪山怀抱中的秘境。滇西北横断山脉深处,三江并流腹地,滇川藏在此交会。4270米的海拔,年均4.7℃的微寒,雪山耸峙,峡谷幽深,先民何以在此繁衍生息?答案或许就蕴藏在这山河史诗般的壮美与丰饶之中。初抵德钦,穿过漫长隧道,小城静卧山谷,宛如被时光珍藏的遗珠。无机场铁路,盘山公路是连接外界的脐带。正是这份“隔绝”,滋养了德钦纯粹的山水灵韵与人文温情。清晨,梅里“日照金山”的圣光倾泻山谷;日暮,澜沧江畔炊烟袅袅,与雪峰共绘静谧长卷。生活节奏在这里舒缓流淌——篮球场上跳跃的身影,羽毛球破空的轻啸,运动后心跳的鼓点,仿佛与群山的脉搏同频共振。街角小店,藏着味蕾的盛宴:牦牛肉火锅的醇厚、米线的柔滑、粑粑的酥香、酥油茶的暖融……每一口都是高原的抚慰,直抵心扉的暖流。周末,与友伫立飞来寺观景台,梅里雪峰的磅礴令人顿生敬畏,白马雪山的杜鹃花海如梦似幻,尘世烦忧,顷刻随风消散。
对口支援者的身影,是这片土地悄然焕新的脉动。从初抵时高原反应的刻骨铭心,到步履间渐生的高原韧性;从平衡之忧的萦绕,到躬身法治中锚定生命价值——这段岁月,是淬炼个体灵魂的熔炉,更是跨越山海、融通血脉的心灵纽带。每一次向上跋涉,都是对生命边界的拓延;每一次向下扎根的奉献,都是对“高原精神”最深沉、最无声的刻写。
高原砺炼:心碑生息满江红
德钦,是三江并流的生态宝藏,是茶马古道的历史回声,是高原葡萄酿就的紫色诗篇,更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璀璨星河。随着路网延伸、产业萌发,这片雪山秘境终将向世界展露芳华。世代生息于此的人们,将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书写崭新的华章。仰望神山的朝圣者、峡谷耕耘的牧民、远道而来的对口支援者……都在以不同方式,诠释着“德钦精神”的内核——于极限之地,创造生命的无限可能。
生活在此,是挑战,更是命运的慷慨馈赠。余下半载对口支援光阴,我将在德钦县法院的岗位上继续深耕细耘,以法治微光,守护这片土地的圣洁与安宁。他日归期回首,我相信,那些翻越的崇山峻岭、送达的文书墨香、化解的纷争怨怼,都将化作高原上最坚韧、最绚丽的格桑花,无声诉说着一名法院人对公平正义永恒不渝的追寻。
——对口支援干警李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