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云南实践 > 正文
丽江市永胜县:以综治中心为核心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11-04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丽江市永胜县以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为核心目标,以综治中心平台为统筹中枢,以“一网清”改革为总抓手,构建起机制活治、能力强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破解了基层治理“力量分散、机制僵化、效能偏低”的难题,为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建强综治中心平台,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按“便民集约、实战实用”原则,推进县、乡镇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依功能定位科学设置功能区,整合诉讼服务、检察服务、信访接待、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五中心”功能,实行县政法各部门、信访局常驻,行业部门按需轮驻的“1+5+N”组织模式,推动场所、人员从“物理整合”转向“化学反应”、实现“中心搭台、多部门协同唱戏”。

以“党建引领、科学设网、定岗定责”为核心,推动网格从“有形覆盖”转向“有效覆盖”。细化1411个村组网格、391个专属网格、6544个微网格,同步建立1350个网格党组织,实现“网格建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落实乡镇领导、社区民警直接联系网格制度,配备网格联系员171名、网格长1794名、专职网格员1812名、兼职信息员5878名,形成“联系员统筹、网格长牵头、专兼职协同”的治理梯队,优化“三张清单”明确分工,有效避免职责交叉推诿。

 

 

创新“机制+能力”双驱动,激活基层治理能力

依托综治中心“发现受理、分析研判、分流交办、依法办理、重点管控、动态管理、闭环督导”七项运行机制,设受理分流、研判调度等11个岗位,明确“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确保入驻力量履职见效。

针对基层治理团队“不想干、不会干”的问题,以差异化激励、实战化培训破题。在全市率先建立“奖补+补助+表扬”多元激励体系,累计接收有效线索3219条,发放奖补24.52万元;申报市级高风险线索17条,获补1.9万元。建立“月评+半年评+年评”机制,推选“金牌网格员”“优秀网格员”350人,推动矛盾纠纷排查数同比提升22.05%,网格员上报有效线索数同比上升19.77%。

政法机关挂包督导组以案例形式,围绕线索上报、纠纷化解流程及奖补政策开展培训;包村领导、乡镇综治中心人员、“法治副村长”等带领基层团队,通过上门走访、信息录入等实操“以战代训”,累计开展培训765场次、覆盖干部超17000人次。

 

 

聚焦实战实效,释放基层社会效能

整合“三官一律”、公证等解纷资源,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诉求一站清”,累计化解纠纷2713件,化解率同比提升5.71%,群众诉求响应时间平均缩短30%,有效降低了治理成本,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压实行业与属地责任,通过制定工作指引、开展“要素起底+集中宣防”,建立“公安专业+行业联动+属地兜底”机制,强化服务管理,推进风险隐患“源头防”。同时,县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调度推进,政法挂包督导组每月下沉指导,两办督查室、纪委联合对重点部位进行“点对点”督促,确保责任落地。

通过上述举措,永胜县网格体系更完善、治理队伍活力更充沛、基层治理效能更凸显,矛盾纠纷排查率、化解率同步上升,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平安永胜建设基础持续夯实。

下一步,永胜县将持续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优化“一个窗口进入、一个平台流转、一个流程办理”机制,实现群众“只跑一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