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云南实践 > 正文
丽江市古城区西安街道综治中心:跨部门协同发力,高效救助特殊困难家庭
发布时间:2025-10-22  责任编辑:符晓

“现在救助款到账了,孩子的低保和残疾证也办好了,店里也雇了人帮忙,终于能安心带孩子做康复治疗了。”面对丽江市古城区西安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回访,寨后上村快递驿站经营者和某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受助人实现从一个月前因生活重压萌生轻生念头、家庭矛盾一触即发,到如今各项保障落地、生活重归正轨的转变,这场跨越月余的救助行动,正是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效的生动写照。

 

 

多力聚合摸清“病灶”

2024年11月7日,辖区派出所接到警情:寨后上村某快递驿站的和某夫妻因家庭矛盾报警,称生活压力过大已产生轻生想法。西安街道综治中心在获知警情后,立即启动规范化响应机制,按照“统一受理、分类流转”的原则,迅速联动社区民政专员、网格员及片区民警组成专项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情况核查。

工作组通过与夫妻二人深入沟通了解到,这个家庭正承受着多重生活重压:和某与妻子张某需抚养3名子女,其中二儿子患有先天性疾病,10个多月的小女儿尚在襁褓,15岁的大儿子在大理生活;双方老人均身患重病,男方母亲需常年服药,女方父亲脑梗卧床;夫妻二人仅靠快递驿站每月约3000元的收入,既要承担老人医疗费用,又要支撑子女抚养开支,经济状况极度拮据。长期压力下,男方对妻子产生诸多抱怨,家庭矛盾持续升级,最终萌生轻生念头。

分类办理破解“难题”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综治工作的靶向。我们按照‘依法办理、闭环管理’要求,针对这个家庭的具体困难制定了多维度帮扶方案。”西安街道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基于核查掌握的情况,工作组迅速启动跨部门协同处置流程,将帮扶需求分类推送至对应职能部门。

在经济救助方面,综治中心牵头向民政部门为其申请临时困难救助,帮助他们成功领取到5000元帮扶资金,缓解家庭燃眉之急。同时,对接妇联部门,为其落实1000元专项补助资金。在长期保障方面,重点推进两项关键工作:一是为先天性疾病患儿申请低保待遇,确保家庭获得持续性生活补助;二是协助办理残疾人证,并对接康复机构申请每月2000元的康复治疗补助,解决患儿就医难题。此外,考虑到监护人需陪同患儿治疗可能影响生计,综治中心还为其提供就业帮扶建议,助力解决驿站人手短缺问题。

跟踪督办确保“实效”

为避免帮扶措施流于形式,西安街道综治中心按照“清单化管理、跟踪式督办”机制,对各项帮扶事项的办理进度实行“一案一码”式跟进,确保每项措施落地见效。

面访核实结果显示,各项帮扶政策已全部兑现:古城区民政局5000元临时救助资金已到账;先天性疾病患儿的残疾证办理完毕,低保待遇从12月起正式生效;西安街道残疾人助理员已明确告知康复治疗流程,患儿可凭残疾证到康复医院享受每月2000元的康复补助。更令人欣慰的是,在综治中心的建议下,和某已成功招聘人员协助打理快递驿站,正进行岗前培训,待人员上手后即可陪同孩子接受康复治疗,家庭生活逐步进入正轨。

此次救助行动的高效推进,彰显了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价值。通过整合民政、妇联、残联等多方资源,健全“受理—研判—分流—督办—回访”闭环机制,西安街道综治中心切实将“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的要求落到实处,用规范高效的服务为特殊困难家庭撑起生活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