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隆阳区汉庄镇一块土地10年前承包出去做了堆料场,10年后村民拒绝在该块土地上种庄稼,于是该块土地成了卫星上“违法图斑”。幸好在当地综治中心的调解下,矛盾已得到圆满解决,难看的“图斑”已变身生机勃勃的庄稼地。近日,锚定“规范化”绘好“新枫景”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保山市,了解综治中心在化解民众矛盾纠纷方面取得的新成效。

隆阳区: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
近年来,隆阳区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聚焦全域建网、科学划网、优化管网、赋能强网四项举措,建立健全“多网合一”的“全科网格”机制,构建“多元化参与、网格化服务、精细化治理”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全域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网格化管理新局面,做到民情在网格掌握、矛盾在网格化解、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
隆阳区严格落实“网格发现、社区接报、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构建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全链条网格运行机制,优化网格管理,通过推进落实“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建设,搭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建立健全走访巡查、源头发现、采集建档、分流交办、协同处置、检查督促、结果反馈、效果评价、回访跟踪等机制,有效整合辖区联户长、警务人员、物业等各支力量,形成工作闭环,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幸福社区:从“搬得出”到“更平安”
施甸县甸阳镇幸福社区是保山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来自全县13个乡镇102个村。面对群众管理难、服务难、思想转变难、就业难“四难”问题,社区综治中心以“标准化、实体化、高效化”建设为核心抓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幸福社区创新成立“社区综治联盟”,整合公安、司法、政法、检察、妇联、团委、法院、消防、综合执法9个部门的职能与资源,推动力量全面下沉社区综治中心,形成跨部门协同作战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
针对易地搬迁群众从原居住地搬出后,原居住地“管不到”、现居住地“无法管”的盲点问题,幸福社区通过抓实“党总支+综治中心+群团组织+服务小分队”的“1+4”服务模式,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由迁入迁出两地共同组建医疗、教育、民政、就业、政务服务等窗口,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和“上门式”服务,解决了“无法管”这一盲点问题,有效破解了“服务难”问题。2025年以来,社区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368批200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事项共计800余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从搬迁初期的72%提升至98.6%。

汉庄镇:变“事后动”为“提前动”
2023年,汉庄镇打造了集群众接待室、心理疏导室、法律咨询室、视频监控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综合研判室、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信息化指挥平台于一体的“六室一中心一平台”多功能信息化综治中心。
该镇扎实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探索出具有镇级特色、市域特点、时代特征的调解新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2023年,汉庄镇综治中心获评保山市级示范综治中心,汉庄镇被评为市级平安乡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排名全市第二、全区第一。
“坚持关口前移,变‘事后动’为‘提前动’,推动矛盾调解工作理念大转变。”汉庄镇综治中心探索建立民生信息收集研判和预警处置工作机制,形成矛盾线索“一张网”收集、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群众诉求“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格局。2025年以来,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23起,已化解109起。

下一步,保山市各级综治中心将在“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的同时,持续释放民生活力,推动全市长效保持平安和谐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