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云南实践 > 正文
临沧市云县忙怀乡综治中心:以“五化”举措筑牢基层治理“铜墙铁壁”
发布时间:2025-10-14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临沧市云县忙怀乡直面基层治理中力量分散难统筹、矛盾处置效率低、服务群众距离远等痛点难点,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核心引擎,通过整合治理力量、优化运行机制、下沉服务资源,创新推出“五化”治理举措,构建起“民生有温度、治理有精度、服务有力度”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辖区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力量整合“一体化”

打破壁垒聚合力,破解“单打独斗”治理困境。忙怀乡坚持以党建引领,打破部门职能壁垒,构建起“1个乡级综治中心统筹指挥+11个村级综治中心阵地联动+134个网格员一线扎根”的三级联动治理体系。

人员统筹:跨部门“组队”填补治理缺口。为解决基层治理“人手紧、力量弱”的问题,忙怀乡主动整合政法、妇联、民政、司法等多个部门骨干力量,组建起一支综合治理队伍。同时,创新吸纳11名新入职干部担任“村级综治助理”,按照“分片挂钩、责任到村”的原则,每人对接1个行政村,深度参与村级治理工作。2025年以来,这支综合治理队伍累计参与矛盾纠纷现场处置30余起,协助开展反诈、森林防火、耕地保护、安全生产等宣传活动40余次,排查安全隐患60余处,有效填补了村级治理力量的“空白地带”,让基层治理“有人管事、有人干事”。

资源联动:“吹哨报到”攻克跨域难题。针对基层常见宅基地纠纷、山林土地争议、邻里纠纷等矛盾纠纷,忙怀乡建立“综治中心吹哨、相关部门报到”的快速响应机制,形成“问题共商、责任共担、难题共解”的工作格局。

运行机制“高效化”

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矛盾化解”核心质效。忙怀乡以综治中心为“中枢神经”,构建起“排查—受理—研判—交办—督办—引导—回访”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分级分类、精准处置”,从根本上避免了“问题积压、事态升级、群众跑断腿”的情况。

三级排查:织密“信息网”,隐患早发现。为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忙怀乡建立“乡级统筹+村级走访+小组收集”的三级排查网络。乡级排查网格每月组织1次专项排查,聚焦征地补偿纠纷、山林土地纠纷、婚恋纠纷等重点领域,由综治中心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各村“地毯式”排查;村级排查网格,每周开展1次全面走访,重点关注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需求。小组进行动态收集,由网格员、村民信息员通过微信群、上门聊天等方式,实时掌握本组群众的矛盾线索,做到“小事不出组、线索及时报”。2025年以来,通过三级排查网络,累计收集各类矛盾线索70余条,实现了“矛盾隐患不遗漏、早预警”。

每月研判:精准“画像”,治理有方向。为避免“盲目处置”,忙怀乡每月召开1次矛盾纠纷研判会,由综治中心牵头,组织各部门参会,对本月收集的矛盾线索进行集中分析:一方面,统计高频矛盾类型,明确治理重点;另一方面,分析矛盾成因,制定有针对性处置方案。2025年以来,累计分析各类矛盾线索20条,精准识别高频问题2类,让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判”。

分级处置:按需“派单”,效率再提升。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矛盾纠纷,忙怀乡实行“分级处置、精准派单”机制,确保“小事快办、大事妥办、难事善办”。对邻里口角、轻微财产纠纷等一般矛盾,实行“1名网格员+1名自然村长”即时交办机制,当天到场调解,避免矛盾升级。针对涉及多人的群体性事件等复杂矛盾,由综治中心统筹成立“攻坚专班”,整合多部门力量集中处置,不仅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维护辖区的稳定秩序。

服务群众“便捷化”

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忙怀乡推行“一扇门受理、全流程服务”模式,以“少跑腿、不跑腿”为目标,切实降低群众矛盾化解成本,让服务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

阵地服务:“一站式”办理,减少环节省时间。忙怀乡在乡综治中心设立“矛盾纠纷受理窗口”,配备2名经验丰富的专职调解员,实行“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问题一站式处理”。同时,窗口建立“首接负责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无论是否属于本窗口职责,都先接收、再协调。2025年以来,受理窗口累计接待群众100余人次。

上门服务:“田间地头”解纠纷,农忙时节不耽误。乡综治中心组建“田间地头调解队”,由综治中心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村级调解员、“法律明白人”,主动深入田间、农户家中开展调解。2025年“田间地头调解队”已化解纠纷30余起,真正做到“矛盾化解在田间,服务送到家门口”。

能力提升“专业化”

“靶向培训+实战练兵”,培养治理“行家里手”。忙怀乡围绕当地山林土地纠纷、征地补偿争议等高频矛盾类型,开展“靶向式”培训与“实战化”练兵,全力打造“懂业务、会调解、善沟通”的基层治理队伍。

专题培训:聚焦痛点,提升专业调解技能。2025年以来,乡综治中心联合忙怀乡南云高速路建设协调指挥部、司法所等部门,针对性开展“山林土地纠纷调解技巧”“婚姻家庭矛盾心理疏导”“征地补偿政策解读”等专项培训12场,覆盖乡、村、组三级工作人员210人次。培训结合当地典型案例进行拆解,手把手教学“如何倾听群众诉求”“如何运用法规政策”“如何化解对立情绪”等。

实战练兵:“老带新”帮带,积累实战经验。忙怀乡实行“老带新”帮带机制,每1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结对1—2名新入职干部,通过“跟着学、跟着干”积累实战经验。新入职干部不仅要参与矛盾纠纷的全程处置,还要在调解后“复盘”,总结经验教训,从“不懂不会”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调解能手。

服务理念“温情化”

用心用情解民忧,让治理有温度。忙怀乡坚持“用心用情解民忧”的服务理念,将人文关怀融入矛盾化解全过程,让群众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治理的温暖。

情感疏导:解开“心结”,化解深层矛盾。针对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涉及情感的矛盾纠纷,在调解中加入“情绪疏导”环节,联合乡妇联为当事人提供情绪疏导服务。2025年以来,累计为多名当事人提供情绪疏导服务15次。

后续跟踪:“回头看”防反弹,巩固调解成果。为避免矛盾“化解后反弹”,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建立“回头看”机制:在矛盾化解后的1个月内,通过电话回访、上门走访等方式,了解当事人的最新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后续问题。2025年以来,累计回访矛盾纠纷当事人20余次,及时发现并解决后续问题3个。

下一步,忙怀乡综治中心将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服务导向,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全力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迈上新台阶,为辖区营造更稳定、更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