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怒江州泸水市上江镇叶子花社区综治中心积极探索强阵地、创机制、优服务的治理路径,有效破解易地搬迁社区治理难题,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边疆民族地区绽放新活力。

打造有温度的服务港湾
坚持把“愿意来”作为社区综治中心的服务目标,着力打造功能完善、服务贴心的一站式平台。整合资源建平台,在居民活动最频繁、位置最显著的区域建立综治中心,将群众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网格管理、视频研判等功能模块有机整合,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服务功能集成化。强化“联动联调”解纷争,由上江镇党委、政府牵头,高效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等专业力量,建立“联调中心”,推行主动走访坐到家、意见建议听到家、矛盾化解调到家、法规政策讲到家、群众服务送到家的“五到家”工作法,实现简易纠纷快速调、疑难纠纷联动调、复杂纠纷反复调,调处成功率达100%。优化服务暖人心,中心设置“便民歇角”,配备充电柜、饮水机等设施,实现“进门一杯茶、坐下慢慢聊”。便捷、贴心的服务不仅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也让居民乐于前来分享好事、喜事,实现了从“不愿去”到“愿意来”的根本转变。
创新接地气的治理模式
坚持把“有效果”作为社区综治中心的攻坚方向,创新工作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和矛盾解得开、化得了。汇聚力量强队伍,将分散在各部门、各领域的服务管理资源向中心汇聚,不仅实现了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等专职力量常驻,更广泛吸纳熟悉民族语言和风俗的驻村队员、老党员、物业人员、志愿者及热心群众等多方力量参与,形成专兼结合、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确保了与不同民族居民的顺畅沟通和有效服务。深化“五心网格”精治理,充分考虑各民族居民聚居特点,将社区科学划分为30个网格,选聘40名网格员,打造以“红心(党建引领)、暖心(服务关怀)、放心(平安守护)、精心(精细管理)、齐心(多元共治)”为内涵的“五心网格”,常态化开展“走遍服务”,精准收集社情民意,有效解决就医就学、就业帮扶、困难救助等急难愁盼问题。抓实“六个逐一”防风险,推行“特殊群体逐一排、风险等级逐一过、特殊群体逐一包、风险隐患逐一解、法律知识逐一普、重点领域逐一破”的“六个逐一”工作法。通过精准排查、分类管理、普法教育和重点攻坚,未发生特殊群体漏管失控情况,筑牢了社区安全稳定防线。
提供看得见的多元参与
坚持把“齐参与”作为社区综治中心实战运行的检验标准,拓展服务载体,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小崔夜校”送法润心,利用晚间时段开设普法夜校,由中心民警将法律知识、睦邻理念送到群众身边、送进群众心里,有效营造了浓厚的社区法治氛围。平安积分激发动能,建立“积分+”奖励机制,居民通过参与社区巡逻、矛盾调解、环境卫生整治等基层治理活动获取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物资。该机制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邻里守望相助的良好局面。“靠谱民警”树立标杆,中心民警尹中山在实践中总结出“强党建、促联动、分时段、盯重点、勤走访、化隐患”工作法,尤其注重深入各族群众,倾听心声,尊重习俗,被群众誉为“最靠谱警官”。该工作法进一步提炼升华为全市党政管、共同管、区别管、特殊管、一线管、常态管的“六个管”经验,在矛盾风险化解、维护社会稳定中成效显著。
(来源:长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