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红河州泸西县人民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用专业与温度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司法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全力助推矛盾纠纷前端预防、源头化解。
选优配强队伍,打造便民服务“前哨站”
泸西县法院选派经验丰富、擅长群众工作的干警以“常驻、轮驻、随驻”方式入驻县综治中心,其中,员额法官1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1名,以法治力量赋能基层治理,为到访群众提供“诉讼咨询+先行调解+司法确认+释法引导”集约便捷司法服务。
延伸司法触角,打造联动解纷“枢纽站”
泸西县法院健全完善“综治中心+法院+N”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信息共享、联动解纷”工作模式,以县综治中心为枢纽、乡镇综治中心为辐射点,不断强化与县、乡两级职能部门或基层组织的沟通交流,定期召开研判会商会,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调解,联动调处矛盾纠纷70余件次,以多元协作的方式让矛盾化解更高效。
注重同向发力,打造实质解纷“赋能站”
泸西县法院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深入推行“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解纷模式,推动人民调解的柔性优势与司法确认的刚性保障有序衔接,让纠纷化解一办到底,解纷流程更加便捷、更见实效。2025年以来,先行调处矛盾纠纷600余件次,开展司法确认500余件次,不仅大幅缩短了纠纷解决周期,降低了当事人的解纷成本,更以柔性化的方式消解了矛盾双方的对立情绪,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泸西县法院将继续以人民群众的合法诉求为关切点,坚持调解优先,强化部门联动,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促进矛盾纠纷高质效化解,积极为共建基层治理“解纷枢纽”贡献更多司法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