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楚雄州武定县坚持以高标准、高水平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通过“硬件提标、功能聚合、机制创新”三箭齐发,推动纠纷化解从“单一作战”向“多元共治”转变,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科学安排,建好矛盾“终结站”
按照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武定县综治中心选址位于方便群众、人流密集的狮山大道和武康路交叉路口,面积300余平方米,科学设置群众接待等3个功能区,设立社会治安等8个服务窗口,增配警示教育、普法宣传、心理咨询疏导、法律咨询服务等功能室,真正实现“让资源围着群众转,让服务直达家门口”。
走进武定县综治中心,引导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等功能一应俱全,社会治安、法律服务等窗口排列有序,信访接待窗口工作人员正耐心倾听和解答群众诉求……武定县按照“服务有场所、调解有阵地、指挥有中枢”的思路科学规划中心内部设置,打造功能齐全的“解纷综合体”。
凝聚合力,拧成解纷“一股绳”
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由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7部门常驻,其他部门机动轮驻,形成“常驻力量兜底、轮驻力量补充”的强大工作合力。县综治中心运行以来,共接待群众54人次,推动化解矛盾纠纷28件,提供法律咨询102人次,开展心理疏导8人次,开展警示教育及普法宣传24人次。
依托武定县法学会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组建“调解智囊团”,包含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行业专家等,建立“专家会诊”机制,针对复杂矛盾纠纷实行“一案一专班”,兜底解决特殊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引入4名心理咨询师,构建“心理评估—疏导干预—跟踪回访”服务链条,从源头减少矛盾激化风险。
健全机制,提升服务“暖民心”
面上积极构建县乡综治中心上下联动、部门横向衔接的工作体系,确保群众诉求转得出、接得住;点上健全情况报告、分流办理等七项制度,规范“登记受理、分流交办、多元调解、回访问效、案结事了”五步工作流程,形成矛盾纠纷“受理—处置—巩固”完整闭环。
定期分析研判群众诉求及辖区矛盾纠纷、社会治安风险等,按照“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及时发出预警提示,督促推动问题化解,有效解决程序空转问题;整合工作力量,不定期下沉基层协调、化解疑难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县综治中心下沉基层参与化解疑难矛盾纠纷4件,开展普法宣传6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