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云南实践 > 正文
曲靖市罗平县富乐镇:多元化解 打造“15分钟服务圈”
发布时间:2025-07-18  责任编辑:符晓

今年以来,曲靖市罗平县富乐镇聚焦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锚定“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创新构建“预防—排查—化解—回访”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推行“靶向普法+精准治理”双轮驱动模式,打造“行走的法治课堂”,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闭环链织密网 风险隐患“不出圈”

联动聚力,构建“一站式”中枢。镇综治中心牵头,整合派出所、司法所、平安法治办等6部门力量,实行“1+N”联合办公(1名常驻负责人+N个动态入驻单位),打破部门壁垒。2024年累计开展跨部门会商研判47次,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力量互融,合力筑牢源头防范第一道防线。

网格筑基,实现排查“全覆盖”。依托“大排查大整治大排除”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全镇599名网格员、1019名基层“吹哨员”人熟地熟优势,开展拉网式、滚动式排查。创新建立“红黄蓝”三色风险预警动态管理台账,确保矛盾纠纷排查覆盖率达100%,风险隐患实现底数清、情况明。

多元化解,打造“15分钟服务圈”。健全“村级初调+镇级联调”两级调解体系,强化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培育壮大89名“法律明白人”队伍,运用“情、理、法”融合调解法,全年成功化解宅基地、婚恋家庭等矛盾纠纷286起,化解率高达97.3%,高效便捷的“15分钟调解服务圈”初步形成。

  

双轮驱动强根基 普法治理“双增效”

靶向普法,“三维体系”精准滴灌。构建分层分类、精准高效的普法宣传网,开展法律专题培训26场次,覆盖全镇13个行政村;精准施教,针对矛盾纠纷当事人、婚恋家庭高危人群及在校师生进行定制化普法;渠道拓展,“法治副村长”驻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场,接受咨询300余人次,悬挂宣传横幅130条,张贴举报奖励海报200张,让法治精神浸润人心。

精准治理,“三个聚焦”闭环管控。治理机制紧扣关键,聚焦重点区域,建立动态排查机制,实时掌握风险点;聚焦重点人员,落实“一人一策”管理,确保管得住、服务好;聚焦重点案件,实行专班攻坚,形成“预防—处置—回访”严密闭环。通过“普法+治理”双管齐下,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6%,群众法治满意度达98.5%。

  

法治浸润育新风 文化引领“润无声”

创新打造“行走的法治课堂”。在入镇主干道精心建设法治文化宣传栏,设置以案说法、政策解读、法治漫画等主题板块,让群众在移步换景间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熏陶。

线上线下融合激发参与热情。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推出“扫码学法”、法治谜语竞猜和“法治文化打卡”活动。组建20人法治文化讲解队,坚持每月更新内容,常态化开展“法治文化进万家”活动。2025年,全镇信访量同比下降42%,矛盾纠纷群众自行调解率提升至65%,“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蔚然成风,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法治文化动能。

  

下一步,罗平县富乐镇将持续深化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建强“法律明白人”队伍,完善“村民议事”等机制,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强根基、法治护航促和谐、全民共建享平安,全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