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云南实践 > 正文
楚雄州:诉求“跑一地” 心结“一站解”
发布时间:2025-07-17  责任编辑:符晓

“发现朵苴至中屯方向山体滑坡,公路上方巨石滑落阻碍交通出行。”6月17日上午8点左右,楚雄州牟定县蟠猫乡朵苴村微网格员外出巡查发现了这一险情,他立即将情况汇报给网格长。

8点15分,网格长到达现场实地查看,发现塌方量较大,便立即向蟠猫乡综治中心报告。

8点30分,在乡党委政法委员、乡综治中心常务副主任的协调下,处理塌方的机械设备到达现场。

不到9点,塌方清理完毕,道路恢复畅通。“这起险情在1小时内高效处置,正是楚雄州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结出的硕果。”楚雄州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楚雄州政法部门立足基层实践,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推动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转变。

整合联动:进“一扇门”解“万千愁”

“现在宽敞、亮堂,进门办啥事都方便!”今年5月,牟定县蟠猫乡村民李甲(化名)走进焕然一新的蟠猫乡综治中心时,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

派出所、司法所、平安法治办等部门窗口在这里一字排开,“一站式”服务平台让怀揣心事的李甲心中有了些头绪,便将自己的烦心事一股脑倾吐出来:“这块地我种了快20年,怎么还能说没就没呢?”

  

事情还得从2023年说起,蟠猫乡朵苴村在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土地重新分配工作时,村民李甲发现自己连续耕种近20年的地,在重新分配时被分给了另一村民小组的李乙(化名)。

两年来,双方多次协商未果,李甲也曾多次反映问题,但由于该纠纷调处涉及部门多,且当事人分属不同村民小组,让本来不大的矛盾像一个死结,被越拉越紧。

蟠猫乡综治中心在上午受理该纠纷后,下午便联合司法所、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等部门进行联合调处,对矛盾追根溯源。

“这场矛盾的根源其实早在2004年就已经埋下了。”蟠猫乡综治中心常务副主任介绍,原来,二十多年前,李乙与另一人私下进行了土地置换,导致村小组按人口重新分配土地时,权属陷入混乱。

厘清相关事实后,司法所以案释法、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讲解“换地需签协议、留凭证”、平安法治办答疑解惑、村委会引导双方互相体谅……在各部门努力下,当事人达成协议,从李乙名下划出相同面积土地归还给李甲,土地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综治中心整合各部门力量,让群众‘只跑一地’,各入驻部门劲往一处使,按照‘路线图’高效化解矛盾纠纷。”蟠猫乡综治中心常务副主任说。近年来,蟠猫乡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矛盾纠纷总量逐年下降,连续19年无命案发生,乡政府驻地古岩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省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试点。

同样的“枫”景还出现在永仁县。“农户修堡坎占路,村民出行受阻,综治中心通过派单制,迅速联动村委会、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介入联合调处,一周内便督促整改到位。”永仁县公安局宜就派出所所长介绍。

  

宜就镇综治中心采取“长期进驻、阶段进驻、动态进驻”三种进驻模式,按需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大幅减少了群众“多头跑”的麻烦。同时,建立了36人调解专家库,精准对接群众诉求。

近年来,楚雄州县、乡、村三级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打破行政壁垒、推动部门协同,让群众从“多头跑”到“一站办”,综治中心成为群众赞不绝口的“解忧驿站”。

信息互通:完善“一站式”解纷体系

在永仁县维的乡,路边的一栋小楼集成了群众接待室、多元调解室、网格服务室、心理辅导室等,这便是维的乡综治中心。

“‘麻雀虽小’,但作用却实实在在。”维的乡平安法治办主任介绍,综治中心选址在群众赶集、买菜都会路过的街边,对面便是党群服务中心,便于群众反馈各类诉求。

作为乡级综治中心,这里不仅联通掌握村级“神经末梢”发现的问题,也贯通向县级综治中心的信息传播渠道,实现村、乡、县三级纵向联动。

  

今年5月,维的乡村民王某(化名)与当地某小学因为林地归属问题产生了纠纷,王某认为该小学侵占了本属于自己的林地长达近40年。这些年来,眼看着地价越来越高,王某心里也越发焦急,一气之下挖了学校在该地块上栽种的树木,双方矛盾迅速激化。

依托村级网格员等力量了解具体情况后,维的乡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林业等部门前往调处,并根据掌握的事实给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正积极协助学校提请县政府进行行政裁决,并与县教育局进行沟通,力争凝聚各方力量早日解决该纠纷。”维的乡平安法治办主任说。

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永仁县永兴傣族乡也创新打造“小组‘桥头堡’—村级‘主战场’—乡级‘终点站’”的三级联动治理体系,让乡级综治中心成为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的“主阵地”。

在楚雄州综治中心指挥大厅,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州104个乡镇(街道)、1108个村(社区)的治安动态。这里既是“大脑中枢”,也是“神经末梢”——通过“一中心五室”标准化建设,州、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州级综治中心负责指挥统筹,县级综治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乡级综治中心负责实战,村级综治中心负责发现问题和动态研判,楚雄州各级综治中心形成了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解纷服务格局。

精耕“末梢”: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巡逻袖章、雨伞、电筒、普法宣传册、工作记录本……这是来自牟定县蟠猫乡“十户一体”微网格员(中心户长)的“翻包”展示。

该名微网格员管理着10户54人,是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更是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在蟠猫乡,“十户一体”微网格员(中心户长)通过火塘会、院坝会收集群众诉求,按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矛盾纠纷等6类问题建立清单,按照“村级处置—联合调处—上级协调”分级分类化解,综治中心就像“中心基站”,依托微网格员全面打通基层治理“末梢”。

  

“进村公路边打了除草剂”“道路塌方,请安排人员处理”“电线下垂,请处理线路”……每天,蟠猫乡“十户一体”工作交流群里,微网格员(中心户长)巡逻上报村里的大事小事,综治中心负责协调处理,基层治理网络精细到“神经末梢”。

目前,楚雄州共有104个乡镇(街道)、1108个村(社区)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完成平台搭建,让群众“最多跑一地”化解矛盾纠纷。

同时,楚雄州划分标准网格2.48万个网格,每个网格赋予15位数字编码,配备专职网格员2.5万名;划分微网格8.67万个,实现“十户一体”微网格全覆盖。依托19.67万个视频监控,综治中心动态感知风险,2024年通过智能预警提前处置安全隐患630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