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镇立足实际,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创新实施“五合一、三网格、四品牌”模式,充分发挥党委带头引领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五合一”平台聚合力 服务集约更高效
喜洲镇整合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功能模块,打造“五合一”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多中心联动”机制,由综治中心协调,实现服务与治理的有机衔接,形成“党委统领、服务在前、治理兜底”的工作格局,让群众“进一扇门、办多样事、解万般难”,服务治理融合效能充分显现。
“三网格”体系全覆盖 治理精准更到位
喜洲镇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构建“基础网格+微网格+专属网格”协同治理体系。依托村级综治中心主阵地,实现三类网格在村域治安巡查、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协同联动,构建起功能互补、全域覆盖的基层治理新体系。
基础网格强根基。持续优化全镇全科网格和精细网格运行体系,强化网格综合管理职能,重点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民生服务保障等工作。今年以来,各级网格员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2起,网格内纠纷化解率达95%。
微网格连万家。按照10—15户标准划分“微网格单元”,由现有网格员和新选聘的党员骨干、“法律明白人”、调解能手等担任微网格员,并兼任村级巡防队员,实行“一员双岗”,常态化开展巡查走访工作,累计上报各类风险隐患215件。
专属网格控关键。在学校、卫生院、大型商超等重点场所、关键区域设立专属网格,由单位安保负责人任网格长,配备专职网格员,开展安全防控、应急处置等工作。今年以来,专属网格员配合镇级部门开展安全隐患联动排查37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70余处,组织应急演练15场,有效提升了重点场所、关键区域的管理水平。
“四品牌”特色显活力 创新治理有成效
喜洲镇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精心培育四个特色品牌,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1+7”一站式协作赋能基层治理。以喜洲镇综治中心为主阵地,建立“1+7”部门协作体系,联动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推动力量下沉、资源整合。实施“吹哨报到”机制,对复杂事项由镇综治中心“吹哨”发起,相关部门下沉“报到”响应。该机制运行以来,累计合力处置跨区域案件、重大疑难问题43件,部门联动响应率达100%,打通市级服务力量直达基层渠道。
“金花调解”蹚出多元解纷新路径。喜洲人民法庭以“金花调解室”为载体,将“金花调解”与“大厘堂屋”家事调解、“博士调解”等特色调解方式相融合,整合人大代表、法律工作者、乡贤等社会力量,形成“金花+N”多元解纷体系,助推基层治理从“化诉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有力促进了“自治、德治、法治”融合。
“田园警务”打造平安建设新样板。喜洲派出所紧扣喜洲镇“农文旅”发展定位,创新打造“市坪街快警”“麦田快警”警务亭,在景区、田间地头设置流动服务点。今年以来,派出所累计投入执勤警力453人次,服务游客322次,现场化解纠纷147起,救助群众126人次。通过“警务前移、服务下沉”,兑现了“人游警在、人散警守”的服务承诺,构建具有乡土特色的平安守护网络。
“归乡话平安”筑牢节前稳定防线。喜洲司法所聚焦春节返乡高峰期,重点关注外出务工人员、帮扶对象等群体,牵头组织召开返乡人员交流座谈会,建立“三步走”服务机制,会前精准对接、会中深入交流、会后持续服务。
下一步,喜洲镇将持续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巩固特色品牌成效,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平安大理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