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云南实践 > 正文
曲靖市陆良县:“三个三”工程构建“一站式”基层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7-07  责任编辑:符晓

今年以来,曲靖市陆良县小百户镇坚持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深化平安建设、做实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紧扣“党建引领、全域覆盖、多元共治”主线,立足“小切口”破题、“全链条”赋能,进一步夯实平安稳定根基,筑牢基层治理底座,综治中心运行成效明显。

 

 

聚焦“三个维度”建强阵地 推动社会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兵团作战”转变

突出政治引领。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由镇党委书记担任镇级综治中心主任、政法委员担任常务副主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村级综治中心主任,建立“党委书记挂帅、政法委员主抓、职能站办包干、村(社区)书记上阵”的四级责任体系,同步推进镇、村综治中心建设,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联动、责任到人”的组织架构,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实现“1+14”全覆盖。

强化资源整合。从群众角度出发,按照开门接待群众要求,在政府所在地整合司法所资源,按照“一厅四室”的标准打造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解室、指挥调度室等,建成集群众引导、综合接待、矛盾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汇集多方力量。实行“1+4+4+1”模式,每天由1名党政领导值班,派出所、司法所、平安法治办、信访办4个部门常驻,每周一至周四由自然资源、妇联、社保、民政4个部门轮驻,周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预约轮驻,形成“常驻+轮驻+预约响应”机制。同时,实现14个村(社区)重点区域监控全覆盖,确保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围绕“三个关键”靶向施策 推动社会治理从“应急灭火”向“源头防火”转变

健全基础制度。制定《综治中心工作制度》等工作机制,编制《综治中心服务事项清单》《矛盾纠纷化解流程图》,严格落实“日排查、周研判、月总结”工作制度,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联动的治理格局,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完善工作流程。围绕“网格员前端排查、村级综治中心初调、镇综治中心专业调解、疑难案件司法兜底”的“上下联动”机制,综治中心通过“上级转、下级报、平级推、窗口接”4种途径接到信息后,进行分析研判,将事项分为“信访诉求、矛盾纠纷、涉法涉诉、业务办理”4类,并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进行划分交办。今年以来,综治中心收集各类群众诉求31件并全部办结,排查受理矛盾纠纷94件,已化解72件,实现了群众“急事”有人帮、“难事”有人办、“愁事”有人管、“烦事”有人听、“怨事”有人疏。

形成闭环处理。坚持“一件一档案、一事一回访”,杜绝矛盾纠纷程序式办结。编制《矛盾纠纷化解本》,对收集到的矛盾纠纷实行“一案一本”,做到矛盾纠纷件件明、事事清。采取“一积案一方案一专班”的化解模式,由党政领导带头接访下访化解,成功化解历史遗留群体访2件,调解撤销行政复议2件。对在镇级层面难以调处的矛盾纠纷,由镇综治中心提请至县综治中心,协调推动各责任主体依法履职尽责,推动问题有效化解。

紧盯“三个强化”提质增效 推动社会治理从“治安管控”到“平安共创”转变

强化调解队伍建设。组建“邻里调解队”“百户说事团”等队伍,吸纳退休干部、律师、乡贤等人群力量加入兼职调解员队伍,形成“专业调解+柔性疏导”的“双轮驱动”。

强化网格队伍管理。制定《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和淘汰替换机制,优化配备577名网格员,通过全覆盖开展岗前培训,明确网格5大职责,每周定期对网格员进行抽查询问,确保网格员知责尽责。设置网格员“双培工程”和“日常补贴+攻坚奖励”待遇激励保障机制,赋予网格员“吹哨”权利,全面提升网格员积极性,除村级保障以外,镇级2025年发放攻坚奖励1.1万元。今年以来,网格员在网格内就地化解矛盾纠纷27件,“吹哨”镇直部门协同处置矛盾纠纷15件。

强化重点人群管控。坚持预防为主,对辖区内五类重点人群按照“高中低”风险等级进行“三色”台账管理,不断加大管理、帮教、救助、服务力度,防止因漏管、失管导致重大刑事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