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云南实践 > 正文
玉溪市江川区司法局安化司法所:“三个一”赋能激活综治中心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5-20  责任编辑:汪雨春

2025年以来,玉溪市江川区司法局安化司法所紧扣社会治理三年行动目标,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出“三个一”工作法,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体系,促使司法行政与综治工作紧密交织、协同共进,全方位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树立“一盘棋”思想,打造融合服务新高地

为深入推进综治中心从有形覆盖进阶到有效覆盖,实现“一个窗口通办”高效解纷,安化司法所与乡综治中心秉持“一体化”融合理念,依托同楼办公优势,深度整合司法所与综治中心功能室,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多样事”。组建“1+1+6”法律服务宣传和矛盾纠纷调处团队,向每个村(社区)精准派驻一名“法治副村长”、一名法律顾问和六名“法律明白人”,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配备法律服务机器人和乡村法务通,为群众提供智能法律咨询、案件信息查询、线上调解预约等多元化服务,力争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坚持一套化解体系,织密矛盾调处安全网

安化乡坚持“综治中心+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村(社区)综治中心+调解会+治保会”的全方位联动工作机制,全力破解矛盾纠纷化解难题。一是强化信息共享。司法所、派出所、平安法治办、信访部门建立常态化信息互通机制,深入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各村(社区)严格落实每周全面排查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分类建账、精细研判,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2025年5月8日,成功调处案件18件,未出现因化解不及时而引发上访的情况。二是突出工作联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和项目建设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乡村两级调解组织突出抓好调解防命案工作,严格落实重大、敏感时期大排查和“零报告”制度要求,实现安化乡连续10年无命案发生的目标,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做实一套联管机制,筑牢特殊人群监管墙

在“两类人员”管理服务上,安化司法所双线发力、精准施策。线下,针对社区服刑人员,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规范流程,强化与派出所、村(社区)协同联动,实现对社矫对象24小时动态监管,保持在册社矫对象“零再犯罪”纪录。针对刑满释放人员,落实精细化管理,加强与家庭、村(社区)无缝对接,对重点人员做到“必接必送”,并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人员开展“一对一”帮教,最大限度减少再犯罪的发生,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线上,充分运用“智慧矫正”平台与“在矫通”App,通过电子打卡、实时定位、线上学习等功能,实现对“两类人员”智能化、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