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云南实践 > 正文
临沧市云县幸福镇:“123+N”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12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临沧市云县幸福镇立足实际,通过优化阵地布局、整合资源力量,探索出“123+N”工作思路,化“堵”为“疏”,构建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基层服务高效联动的治理新格局,全力为辖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推动绿色发展。

紧扣“1个阵地” 整合资源强服务

幸福镇不断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五办三中心”职能职责,打造“全科受理”窗口,实现高频事项“一窗通办”、复杂问题“联合攻坚”。选派党员中心户任网格长,统筹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网格员等力量组建矛盾纠纷排查小分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排查体系。

排查小分队通过日常巡查、入户走访、线上收集等方式,重点排查光伏、咖啡、坚果、甘蔗等重点产业建设,以及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各领域风险隐患。同时,幸福镇综治中心创新设立“安薪”工作室,整合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第三方力量,建立“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全链条服务机制。

落实“2个清单” 上下联动高效普法

普法职责清单。幸福镇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制,以镇综治中心为统筹枢纽,列出普法内容、措施和责任清单,明确普法责任专班,筑牢部门分工协作的普法“责任链”,推动普法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实现重点法律宣传“无死角”、法治服务“无距离”。

群众问需清单。根据企业、工人、征地群众等群体的法律需求,幸福镇开展“订单式”精准普法,实现由“任务型普法”向“需求型普法”的转变。

健全“3项机制” 提质提效强基固本

联席会议机制。幸福镇联合综治、司法、派出所、企业代表等每月召开光伏等重点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围绕工程推进、协调联动、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方面进行商讨,实现信息互通、问题互商、政策互动、力量互借、优势互补。

专班包保机制。幸福镇建立领导挂包一对一、党员包保点对点的工作模式,聚焦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反馈群众对企业方的要求,通过组织双方沟通,实现企业矛盾纠纷逐一解决、逐个销号、逐项推进。

送法进企机制。由镇综治中心统筹职能部门,定期到辖区企业、工地等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以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案例为切入点,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用活“N”支队伍 群防群治清源断流

普法强基工作队伍。幸福镇深入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光伏等重点产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法治宣传,培育企业中的“法律明白人”。

“乡贤”队伍。幸福镇采用挖掘和自荐、推荐等形式,选聘吸纳具有丰富调解经验、威望高、口碑好的“乡贤”,发挥“乡贤”人熟、地熟、事熟的特点,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专业调解队伍。幸福镇依靠村级调解委员会,吸纳“法治副村长”“自然村长”等力量,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调解队伍。同时,开展系列培训,不断提升基层调解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助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下一步,幸福镇将继续紧扣产业发展布局,结合自身职责定位,持续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