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云南实践 > 正文
曲靖市罗平县红星社区:综治中心破难题 服务群众“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5-04-27  责任编辑:汪雨春

近年来,曲靖市罗平县罗雄街道红星社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基层治理信息壁垒、处置延时、传统资源分散等问题,以体系化建设、资源化整合、智慧化自治、民生化服务为抓手,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作为破题关键。

织密组织体系 以“小机制”撬动“大治理”

红星社区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社区—村小组—小区—楼栋—网格员”的四级综治联动机制,整合辖区民警、调解员、网格员等力量,打造集网格管理、矛盾调解于一体的实体化平台。通过综治中心联动“吹哨”、人员报到,推动形成“议事共商、资源共聚、风险共防”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社区还在综治中心接待大厅设立“邻里读报点”“充电站”等惠民设施,延伸服务触角。截至目前,红星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政策宣讲、文化服务等八类活动115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整合资源优势 以“小阵地”激活“大服务”

聚焦资源集约化,红星社区建成“党群服务站+综治中心+小区物业服务站”的多阵地格局,内设才艺舞台、“16点半课堂”等功能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整合辖区单位、志愿服务队等力量,组建16支志愿服务队,开展“订单式”“地毯式”服务200余次,解决环境卫生、路面硬化等民生问题236件。同时,建立“小区事务共商讨”制度,每月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综合治理共商会议,线上线下收集民情清单,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1件,信访案件办结率达100%,实现服务精准化、治理高效化。

激发自治潜能 以“小智慧”撬动“大共治”

红星社区创新推行“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对商住小区、自建小区、老旧小区分类施策,形成“红管家+共享物业+公益物业”治理体系。通过“书记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动驻区单位开展环境整治,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搭建“数字罗平”“一码报·马上办”智慧平台,整合公安天眼、社区监控等资源,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构建起“网格吹哨、数据跑腿、多方联动”的智慧治理新生态。

夯实民生根基 以“小投入”实现“大幸福”

红星社区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修订完善居民公约,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2024年,累计发放老年人定补93万余元,惠及585人;增设充电桩10个、停车位50个,新建绿化带1800米,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通过评选“文明家庭”“平安示范户”等典型,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形成“户比户、人带人”的自治新风尚,全社区和谐指数、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红星社区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智慧赋能、民生提质,探索出一条“组织强、服务优、治理精、民心暖”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下一步,红星社区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为构建基层治理工作新格局贡献更多“红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