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丽江市玉龙县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重要抓手,围绕实战导向、实体运行、实效为先的理念,全面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为平安玉龙建设筑牢坚实根基。
实战引领,高位布局强根基
玉龙县委政法委严格按照市委政法委要求,结合本县实际,确立“四中心合一”的建设标准,即整合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综治中心。同时,研究制定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章制度及台账目录,提供坚实的政策依据。
为打造可复制的范例,玉龙县委政法委选定九河乡综治中心作为试点,建成全县首个规范化综治中心。组织16个乡(镇)相关领导实地参观学习,为各乡(镇)建设提供参考样本。此外,为巨甸、石头等五个乡(镇)配套资金,在县东、中、西部布局规范化综治中心。
在建设过程中,统一场所设置与名称,确保组织、人员、场所、经费、设施、制度“六个有”,实现基层综治工作的一体化运作,有效整合社会治理资源,打破部门壁垒,解决信息不通、协调不畅等问题,将基层社会治理、矛盾化解、风险防控等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实体运作,协同联动聚合力
各级综治中心积极整合资源,强化场所建设,借助综治信息化和综治视联网,实现网上联通,推动一体化、实体化运行。
县综治中心主任由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担任,副主任由县委政法委分管副书记和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局长担任,中心设置纠纷受理、信访接访、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4个窗口,承担窗口受理、纠纷研判等“四大功能”,纵向与乡(镇)、村(社区)综治中心无缝对接,横向与各部门资源共享、协同工作。
在乡(镇)层面,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担任综治中心主任,乡(镇)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任副主任,综治中心人员与司法所、派出所等单位联合办公。村(社区)由党组织书记担任主任,并明确专人负责日常管理,村委会干部、社区民警等共同参与。
通过明确职责、建章立制,严格执行“三定三包”责任制,建立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坚持矛盾纠纷分级研判制度,运用多元调解手段,构建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风险不外溢”。
实效为要,数据赋能促蝶变
玉龙县通过“雪亮工程”建设,搭建起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县、乡、村三级综治指挥平台。目前,全县重点区域、路段和场所已安装670个摄像头,包含球机、枪机及人脸识别监控探头,接入“雪亮工程”视频670路,社会资源监控视频2000余路。同时,建成1个县级、16个乡级、104个村级综治中心,构建四级网格体系,形成完善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解决了信息不畅、联动不足等问题。
通过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网络纵向贯通,多部门社会治理工作横向辐射。各级综治中心对各类基层治理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与监督运行,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提升对风险隐患的动态感知、提前预警和精准预防能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下一步,玉龙县将持续强化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使综治中心成为情报信息“收集站”、安全隐患“桥头堡”、矛盾化解“议事堂”、为民服务“连心桥”,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平安玉龙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