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底岗边境检查站,位于临沧市耿马县勐永镇河底岗社区,距离中缅边境118公里,是耿马、沧源、镇康三个边境县通往内地的咽喉要道。
1993年,河底岗边防公安检查站成立,第一代“河底岗人”在此接过守护使命的“钢枪”,扎根守护,一代代戍边人接力坚守,让“为国守边、为民站岗”的誓言在党旗下熠熠生辉。
建站32年来,历代河底岗人用一万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镌刻了忠诚与荣光。该检查站累计缴获各类毒品5.4吨,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100余人,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15次,获集体嘉奖8次;曾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系统先进集体”和“人民满意公安集体”,并于2003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和公安部联合命名为“青年文明号”,先后涌现出5名一等功臣、40余名二等功臣和400余名三等功臣,在构筑边境安全防线、打击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守护边境安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钻车底、爬车厢、翻货物……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严寒冬日,总能看到他们坚守岗位的身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有人退缩,也未有人叫苦叫累,无怨无悔的坚守,只为边境安宁、祖国安康。
“我们驻扎在山谷沟壑间,紧邻河畔,夏季多雨湿热,加上过往车辆多,尘土飞扬,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就是我们最真实的写照。”该检查站站长介绍道。
该检查站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设立党员责任区、践诺墙,建强“党员突击队”“先锋岗”,让党旗始终飘扬在跨境犯罪打击、维稳处突、抢险救灾一线。
2023年5月20日,一辆黄色的重型半挂牵引车驶入临沧边境管理支队河底岗边境检查站执勤现场。当执勤民警依法对货车实施检查时,发现在车内夹层有塑料膜包裹的块状不明物品。经拆卸检查,当场查获毒品可疑物5包及定位器1个。
“兄弟们,再坚持一轮,这次我们再仔细查一遍。”随后,该检查站民警对货车进行仔细排查,一遍又一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进一步检查中,民警在车辆底部发现了用黑色胶带包裹的毒品可疑物11包及定位器1个。经过称量鉴定,查获的毒品可疑物净重达9.675公斤。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边境多禁一克毒,内地少受十分害”的理念。
该检查站积极构建“1+N”联管联控机制,联合8家专业警种及职能部门,整合资源打造立体化防控体系,实施联合查缉、联合巡逻。积极发动村组干部、民兵组建联防队,强化重点时段路段预警防控,充分利用群众资源,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助力业务工作上新台阶。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突发救援、联合巡逻,边境查缉管控效能显著提升。
河底岗边境检查站不断探索优化执勤模式,成立“党员服务队”,为过往群众排忧解难,清理道路障碍、救助被困车辆、开通助学通道,保障就医车辆通行,救助失火被困车辆。同时,在执勤现场设立便民服务站,为群众提供热水、防暑药品。
“腰疼,动不了……”“没事没事,不要怕,我们马上救你出来。”2024年11月23日18时许,河底岗边境检查站接到群众求助称,某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货车冲下山坡情况不明。接到求助后,该检查站第一时间联系120急救中心,并组织警力赶往现场处置。
“先把门拆开。”由于车门严重变形,民警一边安抚驾驶员,一边合力徒手将门掰开,把人抬上担架。面对遍地的杂草和树枝阻碍,民警手脚并用开出了一条救援之路,“多亏了警察同志,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事后,康复后的驾驶员及家属送来锦旗,字里行间满是感激。
在服务群众的路上,他们凝聚合力携手共进。河底岗边境检查站牵头联合驻地河底岗社区党总支和勐永派出所党支部开展“323党建长廊”联创联建,共建“323之声联合宣传队”,选派党员民警深入社区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深入校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防灾演练。选派热心服务且具备一定专长的党员、志愿者组成“兴边富民”联合帮扶队,共同摸排辖区困难群众需求,定期走访慰问,精准解决实际困难,联合开展助农秋收、修缮服务、送医送药等活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风雨交加还是夏日炎炎,在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最前沿,总能看到他们守护边境安宁、人民安康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