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学先进 树典型 > 正文
临沧市边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杨翔——从小线索预判犯罪分子的预判
发布时间:2025-07-01  责任编辑:符晓

一等功臣、二级英模、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杨翔,至今没有一张露脸的公开影像。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公示时,因为用国旗代替照片,杨翔第一次受到网友关注。

“不露脸,是为了今后工作方便。哪天看到我在媒体上露脸,说明我告别了办案一线。”坚守缉毒一线的杨翔说。

 

 

背对镜头,杨翔跟记者敞开了心扉:“根据一些小线索将犯罪分子抓捕归案,很有成就感!”杨翔坦言,自己很享受抽丝剥茧侦破案件的过程:本地人不常抽的烟头,背后查出一个跨境走私窝点;频繁上下高速的货车,底盘上发现有毒品。杨翔有个习惯,到了边境一线,换上运动装,到周围小路转上一圈。“新修的摩托车道,路基红土新鲜”“枯水期涉渡点,鹅卵石滩有拖痕”……哪里能通车、哪里能走摩托、哪里只能徒步,杨翔了然于胸。他常说:“想抓住毒贩,就要比毒贩更了解毒贩,从小线索预判犯罪分子的预判。”

“缉毒没有影视剧那么惊险,但比影视剧里更难。”杨翔说,现实中毒贩遇到抓捕,第一反应是逃跑,而非袭警。在拦截运毒车辆、高山密林追捕或者抓捕个别带枪毒贩时,缉毒警面临极高的风险。每次行动前,杨翔都要做足准备。

一个案件从线索到查办,两三个月是常态。到了最后的抓捕环节,民警更不敢有丝毫疏忽,一天睡两三个小时是家常便饭。为了避免分心,杨翔在工作时间也很少联系家人。杨翔说:“办案往往都是连续的,我很少有时间带孩子出游。能在休假时给孩子做饭、辅导作业,就很满足!”

有人曾劝杨翔调岗,但杨翔志向坚定:“总要有人缉毒,干了这么多年有经验,还是我来吧!”17年来,杨翔累计参与侦破毒品案件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名,缴获毒品以吨计。身后的万家灯火,是杨翔和同事们在默默守护。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