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学先进 树典型 > 正文
身处隐秘战线,他的奖章都是用来收藏的!
发布时间:2025-05-14  责任编辑:符晓

从边防武警到移民管理警察,杨翔将青春奉献于缉毒事业,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他,不仅是这份荣誉的获得者,更是在保家卫国这条道路上精神丰碑的铸造者。

戍守边疆17年,杨翔累计参与侦破毒品案件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名,缴获毒品近1.5吨,指挥侦破偷渡、走私等跨境违法犯罪案件60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300余个,抓获涉案人员1900余名。因战功显赫,他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先后荣获“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等国家级荣誉。近期,这位戍边英雄再获殊荣——被授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无数荣誉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在2021年的一场缉毒行动中,杨翔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膝盖整块磨破,当回忆起他扑倒毒贩的瞬间,他只是轻描淡写:“当时只想着不能让毒贩逃出包围圈。”这种近乎本能的抉择背后,是千百次实战淬炼出的职业本能。这份举重若轻的从容,源自对使命的敬畏与对战友安危的牵挂。

在缉毒一线奋战17年的杨翔,是云南边境有名的“猎毒人”。2019年参加缉毒技能大比武时,他在暴雨夜发现两名可疑男子钻进玉米地后消失。杨翔凭借经验判断对方可能丢弃了毒品,于是带人冒雨搜索3小时,最终在湿透的背包里查获42.27公斤冰毒。之后,他将那晚雨夜的查缉经验写入了《车辆藏毒查缉指南》中,总结出检查包裹的6个步骤、货车检查的8个要点等实用查毒方法,不仅为惩治毒品犯罪工作注入了理论支撑,还为一线干警提供了行动指南。

杨翔办公室里那幅密密麻麻的手绘地图,是他用10余年走遍边境线画出来的“活地图”。红色标记出偷渡人员常走的山路路线,蓝色画着走私犯藏身的山洞,绿色则是圈着容易藏毒的树丛。2022年破获一起涉及5个省(市)的大规模偷渡案时,这幅地图立了大功。犯罪团伙狡猾地利用山路的复杂程度进行偷渡,杨翔带着队员追踪了足足8个月,进行了41次突击行动,最终端掉26个偷渡团伙,抓捕了186名嫌疑人。参与办案的民警说:“杨队长带我们走的夜路,连当地老乡都不敢晚上走。”

 

杨翔从警期间带队破案无数,最骄傲的却是“兄弟们全都平安回家”。他每次行动前必讲“安全绳理论”:“抓坏人重要,但兄弟们的命更重要!”2024年,徒弟李康荣立一等功时,杨翔正带人在外地办案,凝视着屏幕中佩戴勋章的战友身影,他再次回忆起自己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这份荣耀应当属于所有在边境线上默默坚守的战友,更要献给那190位被云南边检总站英烈名录所铭记的英雄。”杨翔教徒弟的方法很实在:破案时要把每个细节都记在本子上。李康的旧笔记本里,还留着师父用红笔圈出的关键线索,也正是这一线索,让他们找到了走私团伙的窝点。现在李康也当了师父,教给新人的第一条规矩就是“安全绳不能松”。这些年杨翔带出了30多个徒弟,10人荣立二等功以上,5人走上管理岗位,但他最为自豪的是团队的“零伤亡”记录。他办公室的旧本子上签满了徒弟们的名字,这是他“最珍贵的战利品”。

杨翔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警察的缩影。他在边境线上踏出的每一步脚印,都镌刻着对信仰的坚守;他浸染荣光的作战服上,闪耀着智慧与勇气的光芒;他培养的新生力量,正让缉毒事业的火炬越烧越旺。这枚“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不仅是对他十七载生死征战的褒奖,更是对千千万万驻扎边疆的缉毒战士的礼赞。在这条没有终点的边境线上,“杨翔们”仍在奔跑,用青春的热血,续写着无毒中国的永恒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