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楚雄州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多形式、多维度拓宽普法宣传的覆盖面,让法律知识贴近群众生活,促进法治信仰根植民心。
问需于企强服务
楚雄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工商联开展“检察官访企”活动。检察官秉持“问需于企”的理念,深入辖区内部分企业。
走访过程中,检察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法治需求,向企业发放了专门制定的宣传手册,便于企业学习和了解。
检察官还开展了环保法治宣传,向企业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强调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承担的环保责任,引导企业绿色发展,同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现场普法“零距离”
为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禄丰市人民检察院与禄丰市人民法院将庭审“搬”到失火现场,镇村干部和村民旁听了案件审理,现场接受普法教育。
2025年3月31日,甘某某到自家山地耕地,为便于微耕机操作,采用焚烧方式处理杂草。焚烧过程中火苗引燃了与山林相连的地边杂草,甘某某自行扑灭明火后未细致检查便离开。后因天气、风势原因,未熄灭的火星引燃干树叶进而引发森林火灾,过火林地面积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
庭审中,公诉人出示了各组证据,并以这起案件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向旁听村民讲解失火罪的犯罪构成、常见引发原因、预防措施以及严重社会危害。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要绷紧森林防火“安全弦”,提升防火意识,规范自身行为,严格遵守禁火令,杜绝野外违规用火,避免森林火灾悲剧重演。
“因为点火烧荒就差点要坐牢,教训太深刻了!”“甘某某就是我的邻居,今后一定不能再烧荒堆肥、乱丢烟头了!”旁听村民感慨道。
这场开到村民“家门口”的庭审,将“办案+释法”全过程置于当事人和旁听群众的关注之下,充分发挥了法律宣传与警示教育效果,增强了检察机关办案透明度,切实打通检察工作“最后一公里”。
精准普法入人心
南华县人民检察院驻村小组围绕信访维权、酒驾醉驾等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开展“面对面、互动式”普法宣传,将法治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让法律知识在问答交流中走进群众心里。
驻村队员通过日常走访掌握村民对信访渠道、交通安全等法律知识的需求,通过“你问我答、双向互动”的形式,用方言土语拆解法律条文,把“法言法语”变成听得懂、用得上的“实在话”。
结合农村常见的邻里纠纷等问题,讲解信访受理范围、流程和合法维权途径。面对村民提问,逐一耐心解答,让村民清楚“找谁反映、怎么反映”,引导村民“有诉求依法讲、按程序办”,打通信访服务“最后一公里”。
以周边酒驾醉驾案例为切入点,通过“身边案例+互动问答”的方式,让村民深刻认识到“酒驾醉驾无小事”。今后,驻村队员将继续立足职责,采用互动式、接地气的方式普法,让法治精神在乡村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