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景哈乡普法工作人员紧抓当地农忙节点,秉承“群众在哪里,普法阵地就在哪里”的工作理念,创新打造“移动法治课堂”,组织普法先锋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富有“泥土气息”的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硬道理”变为“家常话”,为外来务工人员与农户带来了一堂别具一格的法治课,切实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阵地前移,打造田间法治课堂
“艾比(傣语意为‘大哥’),今天豆价行情怎么样?”在豆子地旁,普法工作人员与正在休息的艾比交流起来。“每公斤涨了四块多哩!”艾比扶着扁担喝着水,古铜色的脸庞漾开笑意。针对春季农忙时节的特点,此次宣传活动以“移动课堂”形式走进田间地头,将法律知识融入劳作场景。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重点强调签订劳动合同时需明确工资支付、工时休假等条款,遭遇工资拖欠或工伤纠纷时可通过法律援助热线或劳动监察部门维权;针对农户普遍关心的土地承包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条款,耐心解答村民关于土地流转、承包合同签订、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疑问。普法小队以别具匠心的方式,将日常的交流巧妙转化为普法交流的契机,深入浅出地讲解务工权益、跨境违法犯罪、信访流程等热点话题法律知识,展现了普法工作的实效,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零距离答疑,创新普法润民心
工作队员利用务工人员休憩时间,将法律咨询平台搬到田埂边,用“身边案讲法治理”,结合普法宣传小视频、案例解析引导村民合法处理各类纠纷,以“调解一案普法一片”的创新模式,让务工人员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会依法维权。同时,发放有关务工维权知识的“口袋宝典”,邀请专业团队“零距离”解答欠薪、工伤等急难问题,并创新推出专题普法“菜单”,覆盖农民工权益保护、土地承包法等实用内容,汇聚普法“目录”,为下一步普法宣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