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强基在行动 > 正文
昆明市安宁市法院:“八个聚焦”奏响普法“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5-03-17  责任编辑:汪雨春

近年来,昆明市安宁市人民法院立足职能定位,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因地制宜,通过“八个聚焦”,开展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全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聚焦重点矛盾,精准普法促和谐。安宁市法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参与街道“2+3(1)+N”机制会议,对矛盾纠纷化解提出法律评析意见。通过“法治副村长”等形式挂包村(社区)和工业园区,与辖区“法律明白人”结对,收集问题清单,重点针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琐事口角等问题进行普法,并帮助指导基层组织和调解员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聚焦特殊群体,定制普法解民需。聚焦乡村老年人、妇女等群体,积极推进“阳光司法”。在村委会公开审理涉老家事案,在街道广场审理销售假药案,真正做到以案说法。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宣传手册,为保障妇女权益提供维权途径以及相关法律知识。

 

聚焦青少年,织牢未成年人安全防护网。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作用,在开学季深入校园,开展法治宣讲、模拟法庭、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围绕青少年犯罪行为、典型案例与预防措施,用通俗语言讲解校园欺凌等实例。协助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昆明青少年法治冬令营、法治夏令营”,通过旁听案件审理、开展模拟法庭、参观法治教育基地等,让150余名青少年开启“沉浸式”法治之旅。

 

聚焦高校毕业生,法治护航“职场第一步”。持续在辖区高职院校开展“安宁市‘普法强基·法治伴你行’高校普法”系列宣传活动,10名员额法官对驻点10所高校开展“一对一”联络工作,针对毕业生进行“毕业法治辅导”,帮助毕业生尽可能规避就业法律风险,提高其将来在人才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

 

聚焦党员干部,旁听庭审筑牢廉洁防线。充分利用“阳光司法”活动,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邀请安宁市委大楼机关党(总)支部和市政协机关党支部党员干部及全市多部门职工代表走进法庭旁听危险驾驶、职务犯罪案件庭审等共10余场,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聚焦企业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安宁产业园区揭牌成立“法院+工会+人社+司法”劳动争议纠纷诉调工作站,为园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个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新平台。联合昆明中院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座谈会,对企业提出的商标侵权、收集证据困难等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护航园区重点企业发展,助力擦亮“安心投”营商环境品牌。

  

聚焦重点节日,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特殊节日,以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期间,开展如“3·15”直播释法、“‘5·20’打开一封书写浪漫的信”活动,让法治宣传更接近群众、更接地气、更加满足群众对司法的需求。

 

聚焦线上普法,扩大普法影响力。开设“安法释界”“安小法普法记”普法专栏,持续将与群众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和常识误区以案例、短剧的形式向群众进行普法解答。2024年以来,共发布普法宣传推文1000余篇、普法宣传原创稿件254篇。

下一步,安宁市法院将继续从基层社会治理实际需求出发,主动延伸人民法院司法服务触角,持续深入推进、积极创新更多普法工作模式,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持续走深走实,奏响普法强基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