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通海县司法局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人民调解组织工作职能,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普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工作。
送法进村镇
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人才在法治宣传方面的作用,采取三家律师事务所挂钩乡镇(街道)的形式,组织律师深入村、社区,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培训,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法律法规,通过法治讲座、以案释法、法律咨询等形式,送到群众身边。
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以法律服务所为主体,为全县77个村(社区)配备了法律顾问,为村(社区)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提供法律保障,在开展法治培训,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合同管理等事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形式,让群众在享受优质法律服务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利益诉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更好地维护合法权益。
深化拓展法律服务行业参与调解工作
严格执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衔接联动机制,深化诉源治理,提升纠纷源头预防化解能力。通海县司法局与通海县人民法院于2020年2月联合成立通海县涉诉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在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处等行业组织、行政机关、中介组织下设若干人民调解工作室,派驻法院开展诉调对接相关工作。通过开展“诉调对接”,及时调处了大量纠纷,有效化解了辖区内各种社会矛盾,有力促进了“和谐通海”建设。2024年截至11月,受理法院委派、委托的各类纠纷2402件,调解成功1145件,办理司法确认911件。
全力推进“调解+普法”模式
在人民调解工作当中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打好法治宣传与人民调解的“组合拳”。坚持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将人民调解和普法宣传结合起来,把人民调解组织作为普法宣传的“前沿阵地”,明确人民调解员同时担任普法宣传员,坚持把普法贯穿于调解的全过程,做到事前讲法、事中明法、事后析法,把调解的过程变为群众学法的过程。
全县各级调解组织按照乡(镇)每月一次、村(社区)每周一次的要求,认真抓好重点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排查的矛盾纠纷,及时落实责任人限时调处。一是对2022年以来各人民调解组织排查出来的突出矛盾纠纷进行全面再排查。对未调解成功的纠纷重点排查、重点分析研判、重点化解,对已调解成功的做好回访工作。二是重点加大对历年来多次解决未果矛盾纠纷的排查,特别是对婚姻家庭(涉婚恋、情感)、邻里、涉法涉诉、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安全生产等方面引发的纠纷,进行全方位的摸底排查,重点排查复杂疑难纠纷积案、极易铤而走险的重大矛盾纠纷当事人。对具备化解条件的限期化解,不具备化解条件的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加以调处稳控。
截至2024年11月,全县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纠纷3188次,预防纠纷66件,受理各类民事纠纷233件,调解成功233件,成功率达100%。通过调解一起纠纷,为群众“以案释法”上好一堂法治课,最终影响一群人,使群众在调解中学法、懂法、守法,不断提高群众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