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楚雄州大姚县:小小“情绪信号卡” 矛盾预警早知道
发布时间:2025-11-04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楚雄州大姚县聚焦婚姻家庭矛盾“发现晚、介入迟、化解难”的问题,创新推行“情绪信号卡”机制,围绕“识别—介入—化解—回访”构建全链条预警体系,推动家庭纠纷防患于未发、化解于萌芽。

一张小卡片,让情绪“看得见”

“情绪信号卡”虽只有巴掌大小,却是家庭情绪的“预警哨”。该卡以“黄、橙、红”三色标识不同情绪等级,分别对应轻微矛盾、情绪升级和紧急风险,并附有村妇联执委联系方式,方便家庭成员随时求助。

针对不同信号,大姚县建立村、乡、县三级响应机制:黄色信号24小时内上门倾听疏导;橙色信号由乡镇妇联主席3天内组织“夫妻恳谈会”调解;红色信号则启动县级联动,联合司法、公安等部门48小时内介入,严防家暴、极端事件发生。

一套全链条,实现矛盾早化解

以“情绪信号卡”为载体,大姚县系统构建婚姻家庭矛盾闭环处置机制——

织密排查网络:将全县划分为129个“妇联网格”,组建“村妇联执委+妇女微家负责人”排查队,每月开展“查卡片反馈、查生活细节、查特殊群体”走访,实现问题早发现。

  

柔性化解心结:针对情绪类矛盾特点,创新“小故事调解、小约定破冰、小活动升温”工作法,依托“妇女之家”阵地,引导家庭成员理性沟通、重建信任。

持续跟踪回访:建立“1+3+6”回访机制,即1周内电话回访、3周内上门核实约定履行、6周内纳入网格常态关注。每季度举办“家庭幸福日”活动,邀请矛盾化解成功的家庭分享经验,巩固调解成效。

一批实成效,“小卡片”推动“大治理”

“情绪信号卡”机制运行以来,取得明显治理效果——

家庭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群众树立“有矛盾早求助、找妇联不丢人”的意识,2025年以来,主动求助家庭增至24户。

基层能力提升:90%的村妇联执委能熟练识别情绪信号,运用“拉家常”等方式有效化解纠纷,实现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发现”的转变。

协同治理深化:公安、法院等部门将“情绪信号卡”预警信息纳入联动响应范围,形成“妇联早发现、部门快处置”的工作合力。

  

大姚县以“情绪信号卡”为抓手,将矛盾化解端口前移至“情绪刚冒头、矛盾刚显形”的阶段,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让“娘家人”的关怀真正走进家庭、落在日常,为基层婚姻家庭纠纷化解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