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综治中心的同志,通过你们的调解,老板欠我们的工钱总算有着落了。”临沧市凤庆县郭大寨乡的四名大姐握着调解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温暖的故事,在今天的凤庆县正不断上演。

让群众有了说理的地方
走进凤庆县综治中心,整洁的环境、规范的工作流程、专业的调解人员,让人眼前一亮。这里整合了政法机关、信访及行业部门力量,建立了调解专家库,实现了“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让群众有一个‘零距离’的说理地方,心声有人听、难题有人解。”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逐渐成为群众的共识。
在勐佑镇,吴大哥等18名农民工因工程量及工资结算问题与分包公司发生矛盾纠纷。镇综治中心迅速启动重大纠纷调处机制,联动派出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办等7个部门,通过两天两夜连续工作,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凤庆县推动形成以各级综治中心为主导、基层调委会为基础、网格化管理为支撑的大调解网络。如今,全县共建立各级调解组织211个1416人,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5个、个人调解工作室4个,实现政法部门、行业部门和信访部门各司其职、联动协调。
在郭大寨乡,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的到来,为基层治理注入了专业力量。20名省高院驻村工作队队员分批进驻综治中心轮值,直接参与重大疑难纠纷调解,提供法律咨询,指导诉调对接,增强了调解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法治精神浸润人心
“没想到能听到这么贴合咱们需求的法律课,土地流转的事儿我总算弄明白了!”勐佑镇中和村村民吴某在听完来自派驻干部关于产业路修建涉及的法律知识讲解后,难掩喜悦之情。
这是勐佑镇创新开展点单式普法的生动缩影。镇党委、镇政府充分整合专业人才资源,构建“群众点单—按需配单—专业讲单—反馈评单”全链条普法服务机制。
在习谦村,围绕防范电诈犯罪提炼十种高发电诈犯罪的典型特征,编排成朗朗上口的防诈顺口溜;勐佑村则采用主题词串讲法,以家为主题词,深入浅出地将婚姻家庭、土地管理等法律规范有机衔接。
针对民族聚居实际,郭大寨乡的工作队联合本地力量组建“双语”普法小分队,用汉语和俐侎语深入村寨、学校、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讲,有效破解了普法“最后一公里”问题。

基层治理焕发新生机
在团山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商定‘咧嘟’树新风”院坝协商活动正在开展。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议村规民约,以基层民主协商推动基层治理。
这是凤庆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写照。通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分级分类调处机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2025年,郭大寨乡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6%。
从普法的供给主导到需求引领,从单向的法条灌输到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凤庆县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让前沿法治能量在乡镇基层治理中开出了花、结出了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