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区公共通道被占,邻里闹得很不愉快,现在调解队上门几次就解决了,住得舒心多了!”家住保山市腾冲市腾越镇天成社区叠园小区的居民王女士,近日对社区治理变化连连称赞。
作为城市核心区,天成社区辖区面积1.77平方公里,覆盖18个小区、1.1万余名常住人口,还夹杂4000余名流动人口,治理难度不小。如今,天成社区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创新构建“网格筑基、三治融合、数字赋能”治理体系,不仅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命案连续六年“零发生”,更让居民满意度节节攀升,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的“幸福样板”路。

“十户联治”微网格:众人力量拧成“一股绳”
“张阿姨,最近楼道有没有陌生人频繁出入?”每天清晨,网格组长李大叔都会在“十户网格”微信群里询问情况。为破解“人多管不过来”的难题,天成社区创新划分254个“十户网格”单元,选聘像李大叔这样熟悉社情民意、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担任网格组长,再整合社区工作人员、律师、民辅警、党员、“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形成“一格多员、一网统管”的治理格局。网格微信群成了“便民直通车”:政策一出台,立刻推送到群里;居民有诉求,拍照发群就能即时响应。2024年,社区排查的18件矛盾纠纷中,17件成功化解,化解率达94%;到了2025年同期,矛盾纠纷发生率直接下降30%,“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成为现实。

“三支特色队伍”:柔性治理破解“老大难”问题
“家里老人吵架拌嘴,邻里因停车闹矛盾,找‘慧心姐姐’准没错!”提到社区的慧心女子调解队,居民们赞不绝口。这支队伍创新“情感共鸣+法理结合+心理疏导”三步调解法,2025年以来,已化解28起家庭邻里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5%。针对叠园小区长达半年的公共通道占用纠纷,调解队员7次上门,通过“背对背”调解让双方吐真言,用“换位体验”让彼此感同身受,最终促成维修协议签订,让曾经冷面相对的邻里重新笑脸相迎。
“欣欣巷荣”志愿服务队则让“脏乱差”的腾越小巷变了样。他们推行“巡查+整治+议事”模式,60余次“周五清洁日”活动清理83处卫生死角,还打造了6个“口袋花园”,昔日“垃圾巷”如今成了人人打卡的“示范巷”。党员先锋队更是“急先锋”:划分111个党建网格,35名党员网格员实行“5分钟响应机制”,年均解决127件居民诉求;把42场“板凳党课”“搬”到小区广场上、楼道里,把政策讲得接地气,让党建力量真正融入居民生活。

“智慧综治中枢”:加大投入撬动治理“加速度”
走进天成社区综治中心,靠墙的文件柜里,矛盾调解档案、特殊群体关爱台账等资料按类别整齐码放,墙上悬挂着“网格分布图”“治理流程图”。这个“智慧中枢”集成了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功能,实现“线上+线下”双轨治理。通过智能化预警系统,社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动。“下一步,我们要让治理更‘聪明’!”天成社区负责人介绍,天成社区将深化“数字社区”建设,推动治理从“靠经验”向“靠数据”转型,让平安幸福的“底色”更浓。
从“微网格”凝聚合力,到“特色队伍”激活自治,再到“精准化”兜牢底线、“数字化”提质增效,天成社区用实打实的治理成效证明,基层治理只要找准方向、贴近民心,就能让城市核心区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