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保山市龙陵县龙江乡:创新“1234”工作法 巧绘基层治理 “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5-10-14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保山市龙陵县龙江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实施“1234”工作法,以综治中心为核心枢纽、织密排查和化解两张网、贯通县乡村三级联动,夯实四项机制,构建起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巩固的全链条治理体系。2025年,矛盾纠纷调解率达98.5%以上。

一个核心引领,建强综治中心“主阵地”

龙江乡将综治中心作为基层治理的“指挥中枢”,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枢纽作用,联合多部门力量,建立“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的工作流程。2025年,乡综治中心牵头召开联席会议7次,成功协调解决矛盾纠纷83起。

为提升源头预警和精准处置能力,中心设立“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室”,运用“云综治”“平安保山”“社区警务”等大数据平台,对婚恋家庭、土地权属等高频纠纷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通过“综治中心吹哨、职能部门报到”机制,实现复杂问题即时联动处置。

  

两张网覆盖,织密排查化解“防护网”

龙江乡织密、织牢立体化排查网和多元化调解网,力求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立体化排查网以乡综治中心为圆心,划分网格185个,对网格定人、定岗、定责,配备网格员187人、人民调解员120人,构建“村网格员+驻村干部+人民调解员+法治副村长”的排查体系。网格力量坚持每日开展“网格巡查+重点走访”,2025年累计排查矛盾纠纷89起。多元化调解网则依托村、乡、县三级递进调解机制,村级调解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乡综治中心通过警调、诉调、访调机制分流交办。对于政策性强、历史遗留或技术复杂的纠纷,县级部门及时介入给予指导,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良性闭环。

  

三级联动打造多元共治“同心圆”

龙江乡着力构建贯通县、乡、村三级联动研判的处置体系,凝聚多元共治合力。村级定期对网格员上报的矛盾纠纷进行初步分析分类,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简单纠纷就地化解。2025年,各村自主化解邻里、家庭等纠纷20件,对村级无法化解的纠纷,乡级严格按照“三级三次”调解机制,依托“平安保山”“云综治”平台上报综治中心。中心组织司法所、派出所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研判分析,因事施策、因人施策、因时施策,依托乡法律顾问力量,讨论制定出“一事一策”化解方案。对需要上级部门协调或专业力量支持调解的纠纷,积极争取县级政法、信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专业力量下沉,提供政策解读、专业意见和技术支持。

  

四项机制构建长效治理“新生态”

为保障治理成效,龙江乡着力构建四项工作机制。排查立体化。运用“云综治”App实现矛盾纠纷线上直报,确保信息直达、渠道通畅。2025年,平台受理案件6件,已办结4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创新“情理法融合调解法”。调解员在调解中注重运用亲情、友情等情感纽带,结合村规民约、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进行疏导劝解,有效促成双方互谅互让。严格落实“一案三访”制度(调解后1周、1月、3月回访),跟踪协议履行情况,巩固调解成果,防止矛盾反复。2025年,回访案件85件,实现纠纷“零反弹”。将源头预防和矛盾纠纷化解融入村规民约修订与执行全过程。15个村立足实际,在村规民约中增设“睦邻友好”“家庭和谐”等内容,并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载体,引导村民自觉运用村规民约化解小摩擦、小纠纷。龙江乡弄福村村规民约入选云南省首届“十佳村规民约”。

  

龙江乡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化解前、化解走在激化前”的原则,通过“1234”工作法的实施,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