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曲靖市陆良县召夸镇:“331+”模式筑牢社会稳定根基
发布时间:2025-09-11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曲靖市陆良县召夸镇主动转变治理思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将服务和管理做到群众家门口,筑牢社会稳定根基。该镇以“党建引领、干部下沉、精准服务”为抓手,创新开展“敲门行动”,通过推行“三级联动”、巧用“三张表册”、形成“一个闭环”和结合法治宣传的“331+”模式,推动治理重心向网格延伸、资源向基层倾斜。

推行“三级联动”健全治理体系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敲门行动”为载体,把镇村干部力量、政策技术资源、各类惠民服务直接下沉到村民小组,送达群众“家门口”,形成高位有统筹、干部能下沉、各方能聚合的社会治理体系。

高位推动,统筹全局。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敲门行动”,将其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结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要求,精心制定《召夸镇关于开展维护社会稳定“敲门行动”的实施方案》,由综治中心负责统筹推进每轮“敲门行动”工作。

干部下沉,深入基层。党政领导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各站所人员下沉到村(社区),以三级网格为单位开展遍访入户工作。每个“敲门小组”均由镇村组干部和兼职网格员组成,构建起119名镇干部、166名村干部、600名网格员同向发力、联排联处的治理体系,真正做到“脚底板下出平安”。2025年以来,分别以维护社会稳定、“利剑护蕾”和济困扶弱为主题开展“敲门行动”2轮,走访群众21521户次46648人,其中外来人员286人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4328人次。

多方协同,凝聚合力。为进一步增强社会治理力量,整合职能部门、村(社区)、企业、学生家长、蓝天救援队、社会热心人士等113人成立“平安召夸义警队”,下设7支义警小分队。小分队围绕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巡逻防范、发现处置隐患和应急救援等职能,对社会面进行常态化巡查,确保社会面、重点场所的安全稳定。在2个集市设立“召夸镇基层治理工作站”,在赶集日开展巡查、宣传、帮扶和接访等活动,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良好局面,凝聚起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合力。

  

巧用“三张表册”提升工作效能

紧密结合实际,以“三化”为抓手,将冗长的文字要求细化简化为表册,让基层干部和网格员对工作要求、排查要领一目了然,极大提高治理工作效能。

排查表册打牢基础。召夸镇“敲门行动”排查表是“敲门行动”的基础工具。“敲门小组”在全覆盖入户和重点场所遍访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排查表,为后续的汇总分析、统筹调度、交办问效打下坚实基础,确保信息收集全面性和准确性。今年以来,共排查出外来人员434人、春节返乡人员3844人,新发现风险隐患14个(其中安全生产风险隐患11个),在常规信息统计基础上极大丰富了信息储备。

汇总表册摸清家底。召夸镇安全稳定情况排查分析汇总表围绕矛盾纠纷、重点群体、外来人员等六大类14项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大起底。表册明确“敲门行动”的具体排查内容,实现信息“一口清”,让镇党委、镇政府对全镇的安全稳定形势有清晰的认识,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截至目前,召夸镇共有三级网格88个、网格员600名、纳入服务管理人员286人。

交办表册,明确责任。将常规的镇综治中心推送模式改为党委、政府交办模式,制定召夸镇重点人员交办表和召夸镇矛盾纠纷交办表。对于中、高风险重点人员和矛盾纠纷,召开党委会议交办至相关领导;低风险重点人员和一般矛盾纠纷则由综治中心交办至相关村(社区)和职能站所,并以周为时限进行跟踪问效,明确各方责任,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理。自“敲门行动”开展以来,镇党委、镇政府交办党政领导重点人员稳控10件、中风险矛盾纠纷4件,综治中心交办至村(社区)和行业站办低风险重点人员稳控30件、一般矛盾纠纷14件,移交行业站办处理重点风险隐患2件,开展网格员调度19次,化解新旧矛盾纠纷179件,消除风险隐患51个。

  

形成“一个闭环”深化工作机制

围绕统一一个认识、做实一次排查、开好一场会议、抓实一轮稳控、深化一个闭环、夯实一年基础的“六个一”总要求,不断深化“敲门行动”机制。

统一认识,明确任务。通过召开动员会,让全体参与“敲门行动”的干部和网格员充分认识到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为行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全面排查,掌握情况。利用“三级联动”体系,开展全覆盖排查工作。“敲门小组”深入到每一户家庭、每一个重点场所,全面收集信息,掌握各类风险隐患和群众诉求。

分析研判,分类处理。各村(社区)对收集到的情况进行汇总研判,对于能够就地处理的矛盾风险,及时进行处理,一时不能处理的,则上报镇综治中心,镇综治中心再次进行分析研判后,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风险等级进行交办。

跟踪问效,形成闭环。对交办的任务进行3天一询问,一周一跟踪,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形成了“排查—上报—分析—交办—落实—问效”的工作闭环机制,为全镇社会稳定扎牢了“防护网”。

  

结合普法宣传增强法治意识

将“敲门行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相结合,不仅将风险隐患“摸上来”,还将法治宣传“送下去”。镇、村两级干部在上门入户过程中,不仅宣传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森林防灭火、防电信网络诈骗等各领域安全知识,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将矛盾纠纷隐患止于诉前、化于未诉。通过在集镇及各村(社区)人员聚集地张贴普法宣传标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自行动开展以来,共张贴普法宣传标语49条、矛盾纠纷劝导海报190张,入户宣传19210户,发放宣传资料37000余份,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增强群众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