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楚雄州禄丰市:良法善治解锁“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25-09-05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楚雄州禄丰市围绕“紧盯人、化解事、管住地”,把风险化解在苗头、矛盾解决在基层、安全落实到“末梢”,织就一幅“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善治画卷。

紧盯“不放松的人”,动态干预消隐患

把“人”作为最大变量,聚焦涉法涉诉等12类社会稳定风险重点人群,建立“清单化管理+三色预警”闭环体系,做到“底数清、动向明、干预早”。

地毯式排查,建“电子档案”。依托“网格+警格+N”力量,全市划分三级网格,滚动排查、逐人建档。2024年以来,重点人员“一人一档”电子台账覆盖率达100%,风险等级同步标注、动态更新。

  

分级式管理,配“专属颜色”。对红色高危人员每周进行“入户走访+心理干预”,对黄色关注人员每半月进行“以医代管+跟踪回访”,对绿色普通人员每季度进行“教育帮扶+常态关爱”,实现“颜色跟着人走,服务跟着颜色走”。

组合式干预,打“源头补丁”。推行常态化入户,乡镇干部、民警、司法员、网格员“四位一体”,每季度必访。进行靶向普法,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菜单式”课程直送家门。实行个性疏导,心理专家“一对一”化解心结、稳定情绪。通过“排查—评估—干预—回访”四步闭环,重点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持续下降。

化解“不放松的事”,“一案一策”闭环调

把“事”作为最大考题,紧盯15类易发矛盾,建立“1+3+N”联动调解机制,综治中心统筹,司法所、派出所、村(社区)主调,律师、乡贤、网格员等多元参与。

多元调解,案结事了促和谐。2025年,黑井镇的李某某与王某某因相关项目施工临时征占地块,对地上附着物及土地补偿款6000余元的分配比例争执不下,多次协商无果后向村委会求助。村综治中心随即启动“1+3+N”联动调解机制,邀请司法所干部、驻村法律顾问、村老年协会乡贤组成调解小组。调解小组用三天时间厘清权属、通过“法理+情理”促使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以案释法,调教结合育新风。近日,禄丰市中村乡一起农民工欠薪纠纷调解刚刚结束,普法工作队走进工地,通过案例详细拆解“维权四步法”;在调解赡养纠纷时,清晰讲解“赡养义务清单”,30余名旁听群众当场表态“要好好尽孝”。

培育骨干,固本强基筑防线。通过“理论培训+实战调解”的“双提升”模式,全市培育1200余名基层骨干,他们既当纠纷调解员,又做法律宣传员,让调解力量常驻一线,让法律种子播撒田间地头。

管住“不放松的地方”,立体防控无死角

把管好关键“地”作为最大助力,聚焦校园周边、娱乐场所、出租房屋、危化企业等社会稳定风险重点场所,打出“清查+管控+制度”的“组合拳”。

铁腕清查,隐患清零。组建联合执法检查突击队,对辖区旅馆、烧烤店、KTV、台球室等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代号为“利箭”的突击专项检查。2025年上半年,14个乡镇开展“利箭专项行动”105次,处罚违规经营19件次,查处违法行为2件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33处。

  

“利剑护蕾”,呵护成长。对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清理整顿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场所,确保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有序。深化“法治副校长”机制,全市中小学全覆盖开展防性侵专题课、模拟法庭,提升学生自护与维权能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清朗环境。

智慧赋能,立体防控。依托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强化“雪亮工程”“公安视频综合运用平台”等数据整合,构建重点区域“立体化”智慧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