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大理州漾濞县:以法治建设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8-18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大理州漾濞县平坡镇向阳村以“全民学法、全民尊法、全民守法、全民用法”为主线,通过“党组织牵头、合作社联动、群众参与”的机制,将法治建设与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法治护航乡村振兴。

搭建多元平台,让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向阳村借助党员会议、村民会议等契机开展普法,推动“送法下乡”,在全村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村党总支以“党建+普法”为抓手,依托“三会一课”、村民代表会议等,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惠民惠农政策开展专题宣讲;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从每个村民小组选拔1—2名骨干重点培育,形成“党员带头学、骨干领着学、群众跟着学”的格局;联合司法部门开展“送法下乡”,通过发放“双语”普法手册、提供现场咨询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2024年,累计召开法律宣讲会28场,覆盖村民424户;培养“法律明白人”22名,全年为村民解答宅基地纠纷、劳务维权等问题230余件。

 

 

厚植文化沃土,让法治精神融入乡村肌理

向阳村通过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活动,引导群众树牢崇尚法律的理念。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资源,依托民族节庆日等重点事件节点,开展巡回法庭进村组、案例推送等活动,审理本村林地纠纷案例,组织村民旁听,用真实案例强化警示效果,增强村民法治敬畏感,“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日益浓厚。

筑牢实践防线,让守法成为乡村新风尚

向阳村建立“网格员初调+村委会专调+部门联调”的三级调解机制,加大群众纠纷化解力度,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配合执法部门打击违法犯罪,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开展“平安家庭”“法治示范户”评选活动,发动群众参与“民主法治村”创建。2024年,全村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评选“法治示范户”42户、“平安家庭”86户,村级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激活服务效能,让法律成为“维权利器”

向阳村规范制定村规民约,涵盖禁止乱占耕地、传承民族文化等内容,结合本村实际编创歌谣,在群众中广泛传唱;践行“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矛盾纠纷化解理念,引导村民就地就近解决;推行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三官一律”每月定期驻点,提供合同审查、法律援助等服务,“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成为村民的行动自觉。

在法治护航下,向阳村实现了从“治理难题多”到“治理有效果”的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号召力明显增强;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高涨,邻里纠纷大幅减少,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下一步,向阳村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法治保障”模式,让法治精神融入乡村振兴各领域,努力绘就“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