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文山州文山市网格员们以信息采集为基础、以宣传服务为抓手、以安全监督为保障,全方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他们深入一线、主动作为,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每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为构建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注入强劲动能,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织密党群连心网。为更好地做好群众服务工作,文山市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深化源头治理,创建了与基层群众共创平安的有效模式。探索“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党建、综治等各类网格整合为一张网,选优基层干部、村组干部、小区物管、志愿者等担任网格长、网格员,推行“三必到、四必访”,切实用“小网格”撬动“大治理”,不断筑牢基层党组织基石。文山市新平街道新安社区构建“社区党委—大党委—小区党支部—红管家—党员中心户”五级体系,设8个支部、10支红管家、80户中心户,治理直达楼栋,民意响应“零延迟”、服务对接“零距离”,划分20个网格,建设50人“警+志+安”巡逻队,织密“人防+技防+群防”安全网。社区依托实际,充分盘活社区队伍资源,打造“五色”新安志愿服务品牌,让辖区退休老人、社区干部和年轻党员、物业工作人员、民营诊所及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等规范地参与到城市志愿服务当中。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必答题”,建立“睦邻一家”爱心帮扶机制,坚持一手抓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建档和心理健康关爱工作,一手抓留守老人服务工作,招募组建“爱心爸爸”“爱心妈妈”“共享儿女”志愿服务团队,全面防护无死角、关爱全覆盖,当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临时家长”和“爱心子女”,全力推动社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多点发力、长远发展,促进服务高质量发展,奋力托举百姓美好生活。
精准帮扶解题,践行为民服务初心。走访与帮扶是网格员履职的核心要义。古木镇瑞民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了解到居住在瑞民家园的刘某因病需长期治疗却迟迟申办不到低保后,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入户走访与其深入沟通交流,精准掌握其家庭困境情况。最终,在社区的反复协调下,她的低保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太好了,我们搬过来后,人生地不熟,如果没有社区的协调,我的低保问题真不知道怎么才能得到解决,太感谢他们了。”刘某真诚地说道,并为社区送上锦旗。
以全域服务拓题,织就社区“幸福网”。网格员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日常巡逻、排查隐患等各项职责,日复一日守卫辖区安全稳定防线。日常工作中,网格员逐栋巡查消防设备、电动车停放点,对私拉电线充电的居民耐心劝导,从源头减少火灾风险。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在入户走访中,网格员结合近期高发的诈骗案例,向居民发放反诈宣传单,手把手指导老年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居民捂紧“钱袋子”。卧龙街道的议政代表针对主水管网老化漏水、水压不足等问题,多次组织社区、业委会、物业及居民召开协商议事会,定制改造方案,主动对接部门,争取政策支持与资金补贴。同时,针对绿化无人管理问题,联合社区启动“兜底管理”,聘请专业团队修剪补种、定期养护,让昔日荒芜的绿化带变身居民家门口的“小花园”,把攀枝花社区建设成绿树成荫、邻里和睦的幸福家园。
共情调解破难题,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综治专干、网格员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工作原则,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把矛盾解决在源头。近日,喜古乡综治中心与小街镇综治中心深入联动、密切配合,成功化解一起情况复杂的婚恋纠纷。今年4月底,小街镇杨某与喜古乡李某因感情破裂产生纠纷,两人分开后,杨某曾多次独自或结伴到喜古乡寻找李某,均由喜古乡综治中心及时发现并劝返。两乡镇综治中心对此组建联合调解小组,通过网格员、村干部等渠道密切关注当事人动向,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到场稳控,采取“面对面”调解的方式化解问题。2025年5月23日,组织双方在喜古乡综治中心调解。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深入剖析矛盾根源,明确双方在婚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理解彼此难处。多轮协商后,调解小组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成功化解矛盾。在解决矛盾纠纷的同时,工作人员还积极宣传社区的各项政策和安全知识,提高居民对综治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度。
社区网格作为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与民生服务终端,承载着群众的万千期盼。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是这些基层“答卷人”以汗水与智慧,赋予基层治理力度与温度,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景注入源源不断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