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楚雄州禄丰市:“蜂巢治理”让幸福触手可及
发布时间:2025-07-03  责任编辑:汪雨春

从治理“碎片化”走向“系统化”,从干部“坐等上门”到群众“主动管事”,近年来,楚雄州禄丰市以“党建引领+微网格”为突破口,建体系、强队伍、创机制、提效能,筑牢了平安法治根基,激发了全民共治的热情,探索出一条基层善治之路。

“四级书记”闭环,“五户一哨”织网

禄丰市建立起清晰的治理责任链条,市、镇、村、组“四级书记”扛起治理主责,形成“市级统筹、镇级落实、村级冲锋、组级延伸”的闭环体系。将治理“末梢”细化至每寸土地,以“五户一哨”为标准精细划分出10946个微网格,每个网格由热心乡贤担任“哨长”,协同“禄丰义警”“龙乡嫂”普法队等多元力量快速响应处置问题。网格效能实施季度评估与动态调整,确保“末梢”灵敏高效。

为夯实组织根基,创新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按地域成立网格党支部,构建起“乡镇党委—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三级体系。“党员联户”制度使党员成为基层治理先锋,2024年党员调解纠纷占比高达75%,形成“网格发现、支部呼叫、党员处置”的实战闭环。

“双考”激活队伍,“梯度”激励作为

在网格员选聘中严把“三基础三能力”关,首创“三荐三审”流程——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经村级初审、乡镇复审、市级联审三级把关,确保本土贤能脱颖而出。同时,强化专业支撑,推动“三官一律”下沉网格,每月开展法律问诊,选聘170名政法干部担任行政村“法治副村长”,并为全市中小学配齐“法治副校长”。2024年累计培养特邀调解员、金牌调解员及“法律明白人”超1200名。

为激发队伍活力,建立“双维度四象限”考核机制,以工作实绩与群众满意度为核心,设置基础工作、哨点情况、问题化解、群众评价四大模块。实施“月评季考年定级”,年度评选五星级网格员、哨长及金、银、铜牌调解员,对不达标者启动“回炉培训—次年考核—末位淘汰”的递进整改。

  

在激励机制上,创新推行“以奖代补、以件计补”。问题排查按风险等级给予50至100元奖补;矛盾化解实施“三级十档”梯度激励,简易纠纷50元起,重大纠纷最高可获5000元。2024年下半年兑现奖补资金15.48万元,涉及矛盾纠纷化解1050件。奖补资金实行专户管理,通过转移支付、上级争取、本级配套多渠道保障。

“邻里哨站”聚力,角色理念重塑

干部从“坐等上门”变为“主动敲门”,通过“处级联镇、单位驻村、干部入户”的立体包保机制,推动问题发现在网格、责任落实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2025年1至5月,29名处级领导包保重点信访件187件,政法部门主要领导下沉化解重大风险13个。

  

依托“邻里哨站”机制与多维激励体系,群众参与热情高涨,从“少一事”转向“管闲事”,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报告”。人人争当信息员、调解员的共治氛围已然形成。

全面推行“日排查、周调处、月研判、季调度、年问效”五级联动机制,强化源头防控。今年1至5月开展“利箭专项行动”95次,有效处置违规经营、违法行为及安全隐患,实现从“事后灭火”到“事前防控”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