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玉溪市峨山县富良棚乡:破解“变上访为下访”的基层治理密码
发布时间:2025-06-20  责任编辑:汪雨春

今年以来,玉溪市峨山县富良棚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破传统“坐等问题上门”的被动局面,积极探索“主动下访治理”新模式,成功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打造了平安乡村建设富良棚新样板。

源头预防“抓前端”

实现群众信访“找得对人”

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受理体系。打造“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服务网络。线上开通“云综治工作端”智能平台,线下设立综治中心联合接待窗口,实现“只进一扇门,化解全流程”的便捷服务体验。推行“网格+”常态化排查机制。组织网格员、村组干部深入一线,综合运用入户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摸排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等风险隐患,动态更新管理台账37件。善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整合派出所、司法所、信访等部门数据资源,精准研判矛盾纠纷高发区域、领域及群体,建立“低中高”三级预警机制。针对高风险矛盾纠纷,迅速启动快速响应程序,组建专项工作小组提前介入处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整合力量“疏中端”

攻坚矛盾堵点“解得了难”

组建由法律顾问、乡贤能人等专业人士构成的“调解智囊团”,针对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劳资争议等不同类型矛盾纠纷,制定分类化解方案。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工作模式,有效提升调解工作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充分发挥“鲁大爹调解室”彝语调解团队优势,提升调解效能。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结合教育引导、协商对话、心理疏导等方法,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组建由乡领导班子带队,综治、司法、信访、民政、妇联等部门参与的“下访工作队”,通过设立临时接待点,实现简单矛盾纠纷现场调解、即时办结;对复杂问题实行分级办理,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责任制,明确责任清单和办理时限,跟踪督办并定期反馈进展,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关口前移“治末端”

助力治理增效“办得成事”

创新实施“周研判、月调度、季总结”的矛盾纠纷联席会议制度。以周为周期,工作组成员深入站所、学校、村委会,动态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发展态势,常态化巡查企业、集市等矛盾易发场所,及时捕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强化风险预警和主动干预。以月为周期,系统汇总研判台账、调解记录、信访数据等信息,为乡综治中心开展数据分析提供支撑。以季度为周期,选取优秀村级综治中心开展经验交流活动,通过案例复盘、技能培训等方式,打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验推广”的闭环治理模式。通过下沉工作重心、前移服务关口、精准施策,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乡、矛盾纠纷不上交”的治理目标,切实降低群众维权成本,从源头上预防矛盾激化升级。

  

今年以来,富良棚乡通过“下访”途径发现排查矛盾纠纷19件,占总排查数的51%。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矛盾纠纷处置周期显著缩短,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2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0%,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3%,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