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丽江市古城区西安街道积极探索创新,以“22334”模式为核心,全方位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治理效能与民生温度“双提升”,为基层善治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
“双队伍”联动,服务与管理并重
针对辖区商业街区密集、流动人口众多、矛盾纠纷频发等治理难点,西安街道创新组建两支核心队伍,推动治理与服务深度融合。
“1+3+N”联防联控队以1名民警带领3名辅警和N名网格员为专业骨干,联动“西安卫士”“萤火虫”“银发先锋”等志愿服务力量,构建起“定点值守+动态巡逻”的全域防控网络。在城中村、酒吧一条街等治安复杂区域,依托“集体经济反哺”机制,聘请专职保安,开展“夜间守护”行动,辖区治安状况显著改善。在重大节庆期间,联防队伍化身“城市守护者”,不仅承担治安巡逻任务,还主动疏导交通、服务游客,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治理的“温度”。
综合行政执法队秉持“刚柔并济”理念,执法队员化身“城市向导”,在景区、交通枢纽等区域,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景点介绍等便民服务,传递城市文明;在日常管理中,严格规范执法,以“有尺度”的执法维护城市秩序,实现柔性服务与刚性管理的有机统一。
三维发力,防控、普法、调解协同
西安街道从治安防控、法治宣传、矛盾化解三个维度协同推进,织密基层治理安全网。在治安防控方面,创新“三位一体”监管模式。通过综治中心统筹协调,联合多部门对校园周边、娱乐场所等重点区域开展“扫雷式”整治,建立“四不两直+三查三看”工作法,在“护苗行动”中检查重点场所58家,整改问题23处;推行“一户一码”数字化管理,建立“一户一档”动态台账与定期“回头看”机制,并试点出租房“五星评定”体系,推动酒吧娱乐场所落实“三个百分百”标准,实现智慧化、精细化治理。在法治宣传方面,构建“宣防双结合”体系,线下深化“5进”普法活动,创新“5分钟”精准普法模式,针对酒吧等场所开展营业前集中普法;线上依托“和合西安普法小课堂”,通过开展以案释法直播、开设“普法直播间”专栏等形式,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矛盾化解领域,打造“四诊疗法”调解平台。整合司法、信访、民政等多方资源,针对简易纠纷、复杂矛盾、高风险问题及历史积案,分别开设“普通门诊”“专科门诊”“特需门诊”“社区门诊”,构建分层分类调处机制。通过“一案一档”跟踪、联调联处专班推进、区级力量下沉攻坚等举措,实现矛盾隐患“早发现、快响应、就地解”,有效将矛盾“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多领域延伸,生态治理与文明建设同行
西安街道将基层治理向生态保护、文明建设等领域延伸,推动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在森林防灭火工作中,构建“宣传+引导+管控”三维屏障,通过设立文明劝导站、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倡导文明祭扫,加强火源巡查,落实防控措施,不断织密生态安全防护网。
通过“22334”模式的深入实践,西安街道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从单一管理到多元共治的转变,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