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镇以建设“无量幸福小院”民生工程为载体,以“党建+”模式为抓手,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需求,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创新机制,助推乡风文明,赋能基层治理,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合理布局,把幸福小院建在群众“心坎上”
无量山镇坚持立足长远,稳抓建设、运营、管理等关键环节,将小院建设地点布局在人口集中、就医便利、开展活动方便的村内“黄金地段”,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在阵地建设上多维发力。依托党员活动室、村卫生室、闲置校舍等资源,从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居民日常需求入手,小院配备图书角、棋牌室、儿童活动室和户外运动场,推进“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截至目前,全镇建成幸福小院14个。
在运营方式上大胆创新。通过“政府奖补一点、村级集体经济支持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等途径筹集资金。新政村幸福小院发挥人才兴村作用,在为“一老一小”群体服务的同时,积极整合其他便民利民服务项目,推进幸福小院运营可持续。
幸福小院建成后,迅速成为老年人的“幸福港湾”。今年75岁的李大爷是新政幸福小院的“常客”,“以前在家就是一个人,现在有了幸福小院,可以和大家一起下棋、聊天,日子过得比以前舒心多了!”李大爷笑着说道。
注重实效,以幸福小院增强群众“幸福感”
多元服务解民需。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无量山镇开设“幸福食堂”,根据年龄实行差异化收费。整合外卖小吃、百货经营、快递代收代送等多元服务,便利周边群众,打造有温度的幸福小院,让幸福更实在、更贴心。
志愿服务暖民心。无量山镇为留守儿童和老人建立“幸福档案”,将幸福小院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有机结合,常态化开展义剪义诊、“我们的节日”等志愿服务活动,举办陀螺比赛、“南涧跳菜”、耍龙等文体活动,给村民送上“文化大餐”,打造有活力的幸福小院。
多措并举,以幸福小院激发治理“新动能”
助推乡村旅游。浪泥箐幸福小院在服务好“一老一小”的同时,发挥现有场地和设施设备作用,依托“南涧跳菜”、古榕树等资源,助力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售卖农特产品等方式,让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就可以赚钱,在幸福小院里收获幸福。
涵养乡风文明。无量山镇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幸福小院管理制度,精心打造文化宣传栏、照片墙。常态化宣讲党的政策、家风家教等,邀请人大代表到新政幸福小院向当地干部群众宣讲全国两会精神,以政策温度托起“家门口的幸福”。
护航法治乡村。无量山镇组织“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深入幸福小院,在拉家常中摸排民情民意、宣传法律知识,增进邻里和谐,以“小切口”推进基层治理取得“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