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玉溪市通海县按照市委“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工作安排,聚焦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围绕“资源整合、力量聚合、工作融合、效能耦合”目标,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实现四个“转向”,推动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特殊群体联管、平安建设联创,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从各自为阵转向协同联动 促进治理资源高效整合
统筹各方力量入驻通海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开展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打造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实战枢纽平台。9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突出实战处置功能,在镇人大主席、政法委员任中心主任基础上,下派9名挂职副书记任常务副主任,由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任副主任,全面推行平安法治办与综治中心一体运行,全县镇级综治中心人员力量不断充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风险隐患防控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建设产业园区综治服务中心,在着力解决园区矛盾纠纷问题的同时,不断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在对77个村(社区)配备77名综治专员基础上,对25个重点村(社区)下派25名兼职综治专员,统筹62名社区治理专干负责抓实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建立社会协同共治机制,积极鼓励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员、平安志愿者、乡贤智士等多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协调推动辖区基层组织和有关单位加强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排查、分析和化解,有效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整体能力。
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 确保风险隐患有效管控
建立风险隐患分级处置机制,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按照相关工作规范,对研判分析的风险隐患,按照高、中、低三个等级建立工作台账,并采取相应化解管控措施。低风险等级由村级负责调处化解;中风险等级由乡镇(街道)级负责,统筹辖区力量化解稳控;高风险等级在本级化解稳控的同时,及时上报县级综治中心,由县级综治中心按照层级管理责任,统筹资源力量支持帮助化解稳控。对分析研判预警的突出风险隐患要强化全周期管理理念,采取清单交办、协同处置、办结销号、跟踪回访等全闭环运行机制,提升风险处置的精细化水平。今年2月,纳古镇龚某等5人因公交车线路牌租金问题与现经营户产生纠纷,镇综治中心接访并进行风险研判后,立即向县级综治中心报告。在县级综治中心指导下,镇综治中心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化解措施,运用“吹哨”机制,请县级交通部门解释政策,并找中间人磋商。最终,通过三次思想引导劝解工作,成功调解双方纠纷达成共识并签订新协议。
从末端处理转向源头治理 实现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突出风险隐患源头化解管控,围绕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分类建立信息采集上报机制,动态捕捉风险隐患,对工作过程中排查发现的婚恋、家庭、邻里等纠纷和有现实危害风险的风险隐患信息,及时推送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调处”原则,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化解时限,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普法释法等多种方式,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建立重点矛盾纠纷清单和重点群体管理服务“两张清单”,实现95%以上矛盾纠纷在基层化解。今年3月,四街镇六街村一组村民因分家问题产生纠纷,找到了六街村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人员马上前往当事人家中,在全面了解家庭房产、财产、田产等情况后,通过调解将资产公平且人性化地划分给了老人及两个女儿。
从常态管控转向集中攻坚 推动历史积案有效化解
通海县结合“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和“查风险、除隐患、保稳定、促发展”专项行动,依托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统筹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围绕排查起底、集中化解、巩固提升三个阶段任务安排,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综合施策、集中攻坚化解了一批情况复杂、横跨多年的积案纠纷,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今年以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共排查矛盾纠纷1852件,已化解销号1526件,目前在册326件在抓紧调处化解中,切实做到稳控一起、化解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