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州姚安县前场镇以综治中心建设为引擎,优化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构建“全闭环防控、一中心联通、分类别管控、多举措普法”防控体系,做实源头治理。自2013年以来,前场镇连续12年实现命案“零发生”,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了鲜活的地方实践。
全闭环治理
前场镇聚焦婚恋家庭、邻里纠纷等命案高发领域,关口前移,精准排查,在春节、农忙季等矛盾易发时段,组织“驻村法官+民警+调解员”联合工作组下沉村组,通过“院坝会”等形式收集社情民意。多元调解,建立“村民小组初调—村委会复调—镇综治中心终调”三级调解机制,引入乡贤等力量,采用“心理疏导+法律释明”双轨模式调解。跟踪回访,建立矛盾化解“一事一档”数据库,对已调解案件“一月一回访、季度一评估”,常态性开展入户走访,防止纠纷反弹。2024年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6件,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
一中心联通
前场镇综治中心秉持“一中心统筹、多部门联动、全网格覆盖”理念,整合公安、司法等多部门力量,联合30余个调解组织、200余名调解员,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
智慧平台赋能,全面实施“雪亮工程”等多个智慧化工程,在重点区域安装摄像头,利用云视讯系统进行异地调解,统一管理“大喇叭”,构建“党建+网格+App+治理”新模式,高效收集信息。网格化管理兜底,划分四级网格与286个网格单元,确定网格长与网格员分片包保,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建立“镇综治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对复杂纠纷落实“1名领导包案、1个专班跟进、1套方案化解”。
分类别管控
聚焦命案防控“关键少数”,以分类管控、精准施策确保重点人群可控。将社区矫正对象等7类群体纳入重点管理,形成动态管控清单,建立“一人一策”档案,实行“镇干部+民警+家属”三级包保责任制。帮扶干预并行,针对情绪失控人员,开展心理疏导;为困难家庭提供就业帮扶,从源头降低犯罪诱因。以科技手段加持,在集镇区、学校周边、山林纠纷高发区布设63个高清摄像头,实现打架斗殴、聚集闹事等行为精准识别,有效防控风险。2024年通过视频巡查发现并及时化解酒后冲突、青少年斗殴等苗头性问题13件。
多举措普法
将普法宣传作为命案防控的“先手棋”,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普法长廊”等实体阵地,设置“以案说法”展板、互动问答大屏。组织“模拟法庭进村寨”“法治文艺汇演”等活动,以角色扮演、情景剧再现等方式,让群众身临其境体验法律权威。借助新媒体、村级广播等载体,针对青少年、留守妇女、基层群众等不同群体,年均发布200余条定制化普法信息,阅读量超万次。
前场镇依托综治中心建设打通部门壁垒,整合力量、丰富手段,全链条防控体系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解决,让平安乡村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