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丽江市聚焦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全力推进综合执法“一队管”,着力提升基层综合执法水平和治理效能。
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一队管”模式打破了过去执法力量分散、职能交叉的壁垒,通过组建统一的综合执法队伍,将原本分散在多个部门的行政处罚权、行政检查权和行政强制权集中起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有效解决基层执法中存在的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及执法空白等问题,让基层执法更加顺畅、高效。
精心谋划,绘制清晰“作战图”
丽江市司法局联合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印发了《丽江市司法局 丽江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推进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实施方案》,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细致分解,明确了具体时间节点,为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一队管”工作提供了清晰行动指南,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到实处。
深入调研,摸清基层“真情况”
丽江市迅速组建工作专班,与市委编办协同合作,深入各县(区)的12个试点乡(镇、街道)开展全面且深入的调研督促工作。工作专班秉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全面收集基层综合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细致梳理与深入分析,精准把握基层执法实际情况。
此外,工作专班深入五县(区)乡(镇、街道)开展广泛指导督促。此次指导不仅涵盖试点外的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一队管”工作,还对县(区)综合行政执法、泸沽湖景区综合执法、程海综合执法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筑牢根基。
规范建设,打造执法“新样板”
为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丽江市制定了《丽江市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一队管”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引》。对行政执法办公场所建设提出明确标准,要求行政办公场所按照五室标准进行设置,并对办公场所门头悬挂标识标牌、办公设备选配、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等细节进行规范。
执法装备方面严格依据《云南省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实施办法》选配行政执法服装,同时对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流程、执法记录仪配备数量、执法车辆外观喷涂等工作进行细化规范。目前,全市5县(区)的12个试点乡(镇、街道)已全部完成规范化建设。
多元培训,练就执法“硬本领”
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水平。2024年12月17日,丽江市邀请省司法厅专家、市委和市政府法律顾问、职业律师,围绕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实务解读、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解读、行政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如何履行乡(镇、街道)基本职权和赋权行政执法事项等内容,开展综合执法业务骨干专题培训,覆盖全市66个乡(镇、街道),为提升执法人员业务素养奠定基础。今年年初,丽江市司法局积极指导县(区)司法局完成乡(镇、街道)第二次行政执法人员培训。
调研过程中,丽江市还通过评查试点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案卷,现场反馈案件办理问题,并对事实认定、证据收集、法律文书制作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培训。一对一、点对点的培训方式,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质量。
完善制度,筑牢执法“防护网”
针对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中“不会办”“不敢办”“不规范”等问题,丽江市司法局精准施策,拟定《丽江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从法律文书基本要求、格式规范等方面对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进行全面规范,确保执法文书严谨规范。
起草《丽江市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工作指引》,详细规定证据收集、认定、审查标准,为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工作提供明确操作规范,提升执法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强化协调,凝聚工作“向心力”
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科学配置行政处罚职能,市司法局发挥牵头作用,召集市委编办、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古城保护管理局、泸沽湖管理局、程海管理局及5个(县)区综合执法局、编办、司法局分管领导和负责人,召开丽江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暨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一队管”工作推进会议,共同商讨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凝聚工作合力。
为加强县(区)督导调研,提升工作质效,丽江市司法局与市委编办联合编制《综合执法一队管试点工作推进情况一览表》,要求各县(区)定期填报相关情况,以便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加强统筹协调与指导监督,确保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丽江市通过推进综合执法“一队管”工作,成功破解基层执法难题,为乡镇治理注入了新活力。下一步,丽江市将继续紧扣基层治理需求,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推动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