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丽江市古城区文化街道立足基层实际,深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多元解纷路径,绘就和谐稳定的发展画卷,为辖区群众撑起一片安宁晴空。
创新机制赋能,矛盾化解“加速度”
文化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12345”工作机制,围绕“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要求,全力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整合矛盾调解、诉讼服务、信访调处等职能,成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总枢纽。完善的矛盾预警、案件研判、应急处置等制度确保一旦有矛盾纠纷出现,相关信息能迅速传递到调处中心。
近期,辖区居民张某和李某因为宅基地边界划分问题起了争执,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情绪十分激动。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这一矛盾纠纷后,马上将情况上报到调处中心,调处中心立即启动矛盾预警机制。考虑到居民邻里纠纷的特殊性,居委会工作人员、熟悉土地法规的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一同对这起矛盾分析研判,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制定出详细的调解方案。居委会工作人员为双方做思想工作;律师从法律层面出发,详细解读宅基地划分的政策法规,明确双方的权益和界限;司法所工作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双方从邻里情谊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双方终于放下成见,重新确认了宅基地边界,握手言和,这起邻里矛盾得到圆满解决。
文化街道对于矛盾纠纷的受理和调处及时、高效,各部门协同配合默契,街道治安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刑事发案率、信访总量和“民转刑”案件率持续下降,为居民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服务下沉,筑牢企业发展“稳定器”
为加强辖区企业、在建项目、涉旅商户的治安治理,文化街道综治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文化红”党建联盟为引领,创新采取“1+1+5”联创综治模式,即“‘文化红’党建联盟+企业综治工作站+5个综治工作组”,推动辖区企业分类实现综治实体化规范化运行。
各综治工作组深入企业,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综治情报研判预警。某在建工程项目因施工进度和工程款支付问题,施工方与建设方产生分歧,矛盾一触即发。企业综治工作站第一时间介入,联合司法所、劳动监察部门组成调解小组,深入了解双方矛盾焦点,通过多次组织双方沟通协商,详细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施工得以顺利推进。
自推行这一模式以来,辖区企业矛盾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促进了街道经济的稳定增长。
全民参与,共绘和谐“新画卷”
文化街道充分发挥“文化红”党建联盟的引领作用,推动园区基层党建与综治平安融合,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志愿者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日常矛盾纠纷化解中,党员干部主动承担复杂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等形式,提高居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组织开展普法讲座,针对常见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问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讲解,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此外,居民们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热情耐心的态度协助调解纠纷、宣传政策法规。
下一步,文化街道将不断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文化街道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道路上,通过机制创新、服务下沉、全民参与,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之路,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