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楚雄州武定县:“四个三”点亮罗婺大地“平安灯”
发布时间:2025-03-17  责任编辑:汪雨春

近年来,楚雄州武定县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平安武定建设为抓手,创新“四个三”工作法,将风险防控网织进高山深谷,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罗婺大地绽放。

“三网”筑基,打造全域防控体系

压实“责任网”。构建“党政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网格员包户”三级责任链,建立“半小时响应圈”,形成“片片有人管、村村情况明、矛盾不上交”的责任网络。

延伸信息网。构建“1+2+N”情报矩阵(1民警+2辅警+N网格员),在9个村委会设立“平安哨所”,配备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结合地面“山鹰”巡逻队,第一时间抓取和收集辖区内矛盾纠纷问题线索。

筑牢联动网。整合司法、公安、林草、妇联等部门力量,建立“纠纷化解联合指挥部”,针对山林纠纷创设“树梢法庭”,针对家事矛盾设立“彝乡调解室”,形成“一纠纷一专班”处置模式,重大矛盾化解率达100%。

“三前”移防,构筑风险预警屏障

排查前移。通过“人巡+车巡”的方式,对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经济债务等纠纷进行“拉网排查”和“重点驻查”,建立“三色预警”机制,对“三失一偏”人员实行动态管控。

  

调处前移。组建“基层治理巡逻队”“巾帼调解队”等志愿队伍,针对山林土地纠纷,将关口前移到田间地头、高山密林;针对婚恋情感纠纷,定期开展风险排查评估研判,将关口前移至矛盾发生初期。

服务前移。开通“民生直通车”服务平台,整合民政、社保、妇联等部门资源,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00余次,受理调解纠纷2000余件,调解成功19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切实从源头减少矛盾滋生。

“三机制”赋能,提升矛盾化解效能

分级解纷。建立“网格初调、村级联调、乡镇专调”分级体系,一般的邻里、口角纠纷由村组自行调解,突出的婚姻家庭、经济纠纷由村委会介入调解,较为复杂、激烈的婚恋、山林土地等纠纷由乡级整合多元力量专门调解。

包案督办。对积案实行“三定”管理(定领导、定方案、定时限),建立“一案一档”电子台账,确保重大矛盾风险有人管、管到位,成功化解历史遗留矛盾纠纷。

  

回访评估。对已调解矛盾纠纷实行“一月一回访、季度一评估”,实时跟踪了解当事人思想状况、生活动态,及时防止矛盾反弹。

“三工程”提质,凝聚协同共治合力

网格治理。培育“双语”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等特色力量,通过“微网格”延伸治理触角,全县推广“五户一组、十户一体”模式,划分村级以下“微网格”6493个,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文化浸润。将普法融入芒果节、火把节等民俗活动,建成狮山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法治广场”1个,打造“法律明白人个人”工作室14个,培育“法律明白人”680名,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法治大餐。

智慧治理。根据辖区内己衣大裂谷山高崖陡、巡逻难度大的情况,组建“山鹰”无人机小分队,配置热成像夜视仪,破解峡谷巡查难题,开启高效、智能的警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