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承茶马古韵 绽调解新光——“马锅头”演绎“枫桥”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3-04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丽江市古城区束河古镇的“马锅头”调解室以其独有的民族特色与创新实践,生动诠释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绽放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绚丽之花。

 

溯源:传承“马帮精神”,开启调解新篇

丽江市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枢纽,汇聚了四方往来的商队与文化,束河古镇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岁月更迭,束河古镇见证了纳西族从传统农耕文明逐步迈向商业文明的历史进程,在悠悠时光中,沉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

“马锅头”作为马帮的核心与领袖,肩负着引领商队前行的重任。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果敢的勇气,探知着每一处未知的风险;同时,悉心照料马帮众人的生活起居,事无巨细。在漫长的征途里,“马锅头”历经艰苦磨砺,铸就了诚实守信、重情重义的高尚品质,也在一次次的抉择与挑战中,锤炼出明辨是非的卓越智慧与果敢勇气,成为“信义”与“智勇”的不朽象征。这份坚守与担当,与司法所秉持的公平公正理念高度契合,为“马锅头”调解室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2019年9月,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同努力下,“马锅头”调解室应时而生。它以传承“马帮精神”为坚实基石,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古城的本地化实践路径。将民族特色巧妙融入人民调解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多元力量,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开启矛盾化解与法律服务的全新篇章,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实践:多元融合共治,化解矛盾纠纷

“马锅头”调解室紧紧依托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起多元共治的调解格局。基层政法力量与综治力量、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协同作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明白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五老”调解员等踊跃参与,构建出一张紧密的调解网络。

在日常工作中,调解室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精准选派调解员。针对涉旅纠纷,当地司法所联合派出所联动调解,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提高调解成功率;针对邻里纠纷、婚姻纠纷,选派熟悉当地情况、善于沟通的“法律明白人”、“五老”调解员,充分发挥地缘、人缘优势,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减少抵触情绪。

白沙镇文海村一名村民在束河街道普济村务工时意外身亡。当事人是家中独子,父母年迈,父亲瘫痪在床,家庭情况十分特殊。调解室得知情况后,没有拘泥于常规流程,采用“上门开庭”,将赔偿金亲手交到其父母手中,并同步开展巡回法庭,现场普及法律法规,让群众直观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公正。

自成立以来,“马锅头”调解室共接受法律咨询589件,成功调解557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8%,司法确认141件,为来丽游客、辖区经营户、当地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营造出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

 

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普法调解同行

“马锅头”调解室积极探索创新,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与丽江市古城区融媒体中心合作,开设普法直播间。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将法律知识和调解经验传递给更多群众。

直播间聚焦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预防电信诈骗、青少年心理健康、婚恋纠纷等法律问题,邀请古城区人民法院干警、古城分局反诈民警等专业人士进行深入讲解和互动交流。近期,在一次反诈法治宣传直播中,工作人员通过真实案例,详细普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剖析诈骗手段和防范要点。针对未成年人因“追星”“打榜”被诈骗的案例,讲解干预和矫治措施,解答观众疑问,受到广泛好评。

线下调解室持续深入开展纠纷排查工作。坚持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定期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扎根基层的优势,对重点人群、地区、行业进行全方位排查,做到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在化解矛盾纠纷时,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对于无法调处的纠纷,及时上报,防止矛盾激化。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研判机制,借助云南省人民调解大数据管理平台,精准分析研判,最大限度预防矛盾发生。

 

下一步,“马锅头”调解室将继续秉持“闯、韧、和、谋”的“马帮精神”,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把矛盾和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打造矛盾纠纷多元解纷的前沿阵地,构建民族团结的坚实堡垒,让法律服务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束河、在古城常开长盛,续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彩篇章,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