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州泸西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围绕补齐短板弱项、夯实基层基础、防范风险隐患等重点方向,以“五个立足”为抓手,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立足基层,夯实基层治理底座。整合党建、综治、民政、城管等各类网格,分层级设置四级网格共7768个,按“一格一码”进行统一编码管理,实现“多格合一”,有效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村组干部、党员、社区专职工作者、基层治理专干、物业企业代表、“五老”人员、志愿者等纳入网格员队伍,划片包干、明确责任,推动党的“神经末梢”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深度融合、互融共促。
立足体系,强化基层治理支撑。聚焦一站式化解,协调推进县、乡综治中心建设推动力量整合,按照“集中办公+协同联动”要求,落实政法信访等部门派员常驻、行业主管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派员轮驻、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入驻的工作要求,建立“131”工作机制,有序推进规范工作“路线图”,以流程再造、机制保障确保群众诉求登记、受理、分流、督办、反馈等体系化、标准化。
立足前端,化解基层治理风险。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十条渠道、五个步骤”“一定四化解两跟踪一统筹”工作机制,明确矛盾纠纷排查专人,落实“红黄绿”三级分类管控机制,常态化开展特殊群体服务管理,深化“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专项治理以来,全链条管控红色矛盾纠纷38件、黄色矛盾纠纷86件、绿色矛盾纠纷50件。
立足法治,厚植基层治理沃土。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推动专项普法与“八五”普法深度融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探索“七+普法”工作法。率先在全州推动落实“法治副村长”工作,实现87个村(居)委会全覆盖。推动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现每个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不少于6人。“巡回法庭”进乡村、开办“普法夜校”“家长夜校”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法治宣讲2400余场次,全面提升普法覆盖面、精准度。
立足创新,探索基层治理路径。向阳乡立足“预防、调解、法治、基层”要求,探索“党建+产业发展+群众共治+乡风文明”发展模式,推行搭建“小平台”、解决“小诉求”、防治“小隐患”“三小”工作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格局。中枢镇聚焦基层治理短板弱项,以党建为统领,探索“一核心、五步骤、六方法、两机制”“1562”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提升基层治理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