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平安建设 > 正文
大理州永平县“五步”工作法化解纠纷有实效
发布时间:2025-02-18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大理州永平县针对存在隐性矛盾风险排查难、化解难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实践“走、访、研、包、化、督”的“五步”工作法,将矛盾风险化解稳控在源头、案发前和县域内,力争实现“解纷不出户、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2024年6月,永平县某乡网格员在一小组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走访时,发现村民杨某长期违规占用原属集体和其他农户土地各一块,其中地块1是原属村小组集体所有用于采土制瓦的瓦厂,林改期间瓦厂停办后,杨某违规占用该地块并开挖耕种至今;地块2原属村小组4户农户自留山,长期被杨某占用种植核桃树,当事人多次与杨某沟通协商未果。

网格员将此走访排查情况上报后,乡党委、政府迅速到涉及地块实地察看,并对当事人所在小组左邻右舍全面走访了解情况,通过分析研判,发现该土地纠纷存在时间跨度长、涉及当事人较多、利益双方隔阂较深等问题,按照“一事一档”建立台账,将该土地纠纷风险等级确定为中风险。为避免集中调解引发新的纠纷,调解人员采取独户访谈、多户座谈、实地指认等方式了解土地权属相关问题,积极上门协商充分了解当事人诉求。其间,乡(镇)政府多次召开会议,邀请县级相关行业部门共同分析研判确定调解方案,成立包保工作专班,明确包保责任人。工作专班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多次组织相关群众与杨某通过现场调解、上门普法释理等方式进行协商。经调解杨某同意将所侵占的村小组地块1归还集体,将所侵占地块2归还村小组的4户农户,并现场签订调解协议,群众失去多年的土地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当看到小组集体土地、农户自留山被侵占多年后归还,该小组群众非常高兴,对调解人员的耐心化解赞不绝口。事后工作专班定期电话回访当事人,了解协议履行情况,目前涉及土地合法权益证书即将办理完成,当事人表示将来一定会做到遇事找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起“防患于未然”的事件正是永平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所采取的“五步”工作法的生动诠释。按照“五步”工作法,永平县要求县、乡、村三级书记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扛牢第一责任人的属地和行业责任,统筹三级综治服务中心,以乡(镇)、村、组和部门为单元,按照“一网统管”要求,全员行动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网格信息员专报”等方式,组织网格信息员以及网格内“两代表一委员”、村辅警等力量,聚焦婚恋、债务等易引发“民转刑、刑转命”的矛盾风险,结合重点排查、定期排查,将村情民情“清一遍”、重点人员“访一遍”,形成县乡联排、区域联动、条块结合、动态管理、全领域走访摸排体系。并对排查出的矛盾风险,根据危害程度和冲击烈度,提出初步高、中风险重点人员风险问题、责任、任务清单,做到情况“一口清”。

针对走访排查出的“三张清单”,要求工作专班及时进村入户,采取家庭关系、左邻右舍等情况分析研判,核查研判审核风险等级、化解措施及包保稳控意见,做到“有的放矢”。县乡综治中心根据需要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信息提示函”或“任务交办单”至相关县市、乡(镇)、部门,推动信息线索全域共享,风险隐患联防联控。随后紧密配合全面包保责任、全面化解纠纷等的工作法,用实际行动温暖群众心灵,在有效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