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玉溪市通海县已在全县9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设立12309检察服务工作室,推动检察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为深度融合乡、村两级综治中心社会治理经验,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实现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效赋能的愿景,通海县人民检察院抓实四项举措,通过与基层搭建工作平台,加强沟通协作,进一步把法律监督效能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动能,积极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健全机制制度 抓组织保障
制定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进驻综治中心工作方案,明确依法受理办理信访事项,适时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工作职责。制定12309检察服务中心职能、信访事项受理范围等机制,细化线索移送、事项协办、综合研判、联动调处等工作程序,构建了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式的检察服务综合平台。与乡镇(街道)综治中心等建立矛盾纠纷化解机构协调机制,盯紧矛盾纠纷多发村企,及时发现诉源倾向,协同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建立工作联席 抓协作配合
建立检调对接联系点,将涉检案件纳入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大化解格局,实现涉检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处理,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对外,加强与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公安局、县信访局、乡镇党委和政府等单位的协作配合,实现线索互通、工作联动、精准对接。通过邀请律师、人民调解员、社会组织志愿者等,一对一、点对点为基层信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疏通矛盾纠纷症结,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对内,明确第五检察部负责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进驻综治中心后信访事项的受理登记、分流处置和第一次七日内程序性回复,其他部门负责信访事项的第二次程序性回复及具体办理、办理进展和办理结果答复,切实有效提升12309检察服务工作室实体化运行水平。
健全分类管理 抓跟踪问效
进一步贯彻落实玉溪市检察机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衔接联动要求,明确县级检察机关与调解组织在各个环节的职责、权限与工作流程。对于适合调解的案件,如轻微刑事案件、刑事申诉案件充分运用刑事和解制度,依托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对调解协议的合法性进行司法确认,确保调解结果符合法律规定。强化跟踪问效,定期回访当事人,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对未履行或出现新问题的案件及时介入处理,巩固调解成果。
2024年11月28日,通海县检察院协同通海县法院到通海县纳古镇开展走访回访工作,积极参与研讨乡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其间,与乡镇人大主席、司法所干部、派出所所长及有关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详细了解纳古镇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现状、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就近期发生的两起矛盾纠纷案件进行了交流研讨,为基层社会治理充分注入检察服务力量。
建强普法专班 抓宣传引导
发挥“法治副村长”桥梁纽带作用,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传递社情民意、服务保障民生等工作。通过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宣传等,夯实“服务+普法”“调解+普法”的工作模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通过微信公众号、乡村广播等途径,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以案释法等,加大对检调对接机构、内容与优势的宣传引导,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为构建平安和谐通海,积极注入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