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她,温柔亲和、善解人意;法庭上的她,展现出法官的凛然正气与专业素养。面对孩子时,她是亲切的“颜阿姨”,通过带领孩子们触摸法槌感受法治温度、讲述“两个好朋友”的故事,巧妙引导孩子理解家庭情感的变化;审理案件时,她在依法裁判的同时始终心怀温情,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关怀。
她就是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庭长颜瑶瑶。颜瑶瑶深耕家事与少年审判领域,始终秉持“家事、少年无小事,司法应有温度与锋芒”的理念,以法律守护家庭和谐,用爱心呵护未成年人成长,是名副其实的司法“多面手”。

高质效办案,传递司法温度
家事审判中那些看似琐碎的家长里短,关乎着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妥善处理这些案件,需要法官以匠人之心,细致做好疏导、教育、服务和延伸工作,用责任与耐心解开当事人的心结。
2024年,颜瑶瑶带领团队针对家事和未成年人案件的特点,精准分类、因案施策,简单案件快审快结,疑难案件精审细判,力求每一个案件都办出质量、办出温度。
在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中,颜瑶瑶第一次见到10岁的童童时,这个瘦小的男孩令她格外心疼。父母离异后,童童跟随母亲生活,父亲虽支付抚养费,但父爱的缺失,让童童变得敏感自卑。颜瑶瑶深知,这起案件法律关系虽不复杂,但孩子内心对父爱的渴望和情感创伤,才是真正需要面对的难题。
“柔情,有时比刚性的判决更能触动心灵。”颜瑶瑶说。她和同事并未局限于童童的诉讼请求,而是主动引入心理咨询与评估,与咨询师一同倾听孩子的心声,围绕孩子健康成长的核心,推动童童父母就抚养费、探望权等达成共识。后续回访中,颜瑶瑶欣慰地得知,童童的父亲开始定期探望孩子,还为他买了电话手表。随着父子交流增加,童童逐渐变得开朗,成绩也稳步提升。
在颜瑶瑶看来,实现未成年人审判案结事了人和,必须推动审判理念从“就案办案”向“根源治理”转变。司法关怀不应止于裁判文书,而应延伸至孩子健康成长的全过程。
为此,她带领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构建了“心理干预+亲情修复+判后回访”的“三位一体”审判模式,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健康。

创新保护机制,守护少年向阳而生
未成年人心理脆弱,涉少案件的审理尤需注重情感关怀。颜瑶瑶习惯在开庭前认真阅卷,精准把握争议焦点,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向孩子的心理疏导。“对于孩子来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却可能需要一生去治愈。法官办理每一起案件,都应当将其视如己事。”她说。每次开庭前,她都会带孩子熟悉法庭环境、触摸法槌,缓解他们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与不安。
这样的细节,在颜瑶瑶的工作中比比皆是。她办公室墙上的一面面锦旗,诉说着她在未成年人保护道路上的耕耘与收获。
自2022年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颜瑶瑶牵头建立了昆明中院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机制,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创立“四个1”工作模式:庭前发布一份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诉中开展一堂家庭教育课、对严重家庭问题发出一份家庭教育令、延伸服务走进学校开展不少于一场家庭教育讲座,切实提升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责任担当。
2024年4月,颜瑶瑶带领团队创新推出昆明市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明确父母“不得在孩子面前争吵”“需定期陪伴孩子”等,提示父母不管婚姻如何变化,一定要携手给孩子最温暖的爱。该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已覆盖所有涉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
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颜瑶瑶全面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机制,配备沙盘等专业设备,与心理咨询师紧密协作,为因家庭变故受创的孩子提供心理疏导,已帮助多名未成年人走出阴霾。
目前,该机制已成为昆明中院审判庭的常态化工作。
多元普法,擦亮法治教育名片
颜瑶瑶坚信,预防犯罪,关键在教育。

作为多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从最初走进校园讲授宪法知识,到如今精心打造防性侵、防校园欺凌等主题法治课,颜瑶瑶的每一堂课都紧贴学生心理,生动而深刻。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从电影《第二十条》中学习正当防卫,通过《少年的你》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学会勇敢说“不”。
每次授课前,颜瑶瑶都会与学校深入沟通,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需求;课后及时收集反馈,持续优化课程内容。通过不断积累,她打造出“防校园欺凌”等系列精品课程,并策划“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等专题普法活动,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法治精神。
在她的推动下,昆明中院“大手拉小手·走进法院”法治冬(夏)令营已成功举办5期。孩子们通过沉浸式体验,切身感受司法的庄严与公正。该活动获新华网等媒体关注报道,已成为昆明法治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外,颜瑶瑶主导开发的“未爱护航·向阳花开”普法小程序,创新“互联网+普法”模式,已成为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指尖上的法治课堂”。
延伸帮教,助力迷途少年重启人生
面对涉罪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颜瑶瑶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将司法帮教延伸至审判之后,助力他们扫除阴霾、重启人生。
自2014年起,颜瑶瑶主动走进云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持续10年开设“彩虹国学班”与“蒲公英女子课堂”。她坚持每月定期授课,不仅讲授法律知识,更注重传递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国学经典滋润心灵,借助温情关怀重建信任,她帮助这些迷途少年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在反思中重塑自我。
一位“蒲公英女子课堂”的学员在分享中坚定地表示:“我要把刑期当学期,在这里认真改造,好好学习,为将来回归社会做好准备。”这句朴实而有力的话语,正是颜瑶瑶延伸帮教工作成效的最佳印证,也激励着她在这条路上坚定前行。
在她的推动下,昆明中院逐步建立起“审判+帮教+回访”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闭环,通过定期回访、就业指导、心理支持等多维度措施,为涉罪未成年人搭建起重返社会的桥梁。
“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颜瑶瑶说,“作为少年审判法官,我们的责任不仅是依法裁判,更是要帮助这些迷途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孩子眼中的光,就是我们少年审判法官的星辰大海。”这是颜瑶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10余年如一日坚守少年审判岗位的初心与信念。因其突出的工作表现,颜瑶瑶多次荣获“优秀法官”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于2024年荣获“昆明市级机关实干先锋”称号。这些荣誉对她而言不仅是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激励着她在守护少年这条路上不忘初心、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