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扎根基层一线,他以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不懈的韧劲守护着辖区百姓的安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初心与担当。他就是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金家河派出所民警浦同启。

扎根一线的“细节控”
提起浦同启,同事们总说,他查案子时,身上有股“韧劲”。从2007年穿上警服起,十八载春秋从警路,他始终深深扎根基层沃土,步履所至,是辖区平安的坚实丈量;初心所向,是百姓福祉的深情守护。
2017年调任金家河派出所后,他更是把“为民办实事、破案解民忧”的初心,刻进了每一起案件的办理中。
“细”破流动赌博窝点
今年6月,金家河派出所接到群众匿名举报:辖区一处老旧小区内藏着一个流动赌博窝点,不仅聚集了大量闲散人员,还常有争吵、斗殴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正在值班的浦同启接到线索后,立刻绷紧了神经。“老旧小区巷道多、住户密,直接上门排查容易打草惊蛇,必须先摸清情况。”他心里盘算着,随即制定了外围摸排计划。
从那天起,浦同启的休息时间全被“挤”进了这个小区。他换上便装,背着帆布包,装作散步的居民在小区里转悠,有时坐在小卖部的长椅上,听街坊们闲聊,有时在街巷间穿梭,熟悉楼栋分布。正午的太阳晒得他后背发烫,傍晚的蚊虫把胳膊咬出好几个红疙瘩,他却丝毫不在意,紧紧盯着这个隐蔽的赌博窝点。经过数天的细致观察,他终于摸清了这个赌博窝点的活动规律。
掌握情况后,浦同启迅速向所里汇报,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计划。抓捕当天,他带领队员兵分两路,一路悄悄绕到楼房后侧,防止嫌疑人从窗户逃跑;另一路则伪装成小区居民,慢慢靠近望风人员。“行动!”随着一声指令,队员们迅速冲进房间,正在桌前聚赌的嫌疑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现场抓获涉赌博人员10余名,缴获赌资、赌具若干。“终于清静了!”看到民警捣毁赌博窝点,周边居民纷纷拍手叫好。
“两卡”案件“硬骨头”?“啃!”
如果说捣毁赌博窝点靠的是“细致”,那办理“两卡”线索案件,考验的就是浦同启啃“硬骨头”的韧劲。今年上半年,金家河派出所接到多起涉“两卡”(电话卡、银行卡)的电诈线索,这类案件往往证据分散,想要准确定性并不容易。但浦同启偏不信邪,他常说:“只要证据链扎实,再狡猾的嫌疑人也逃不掉。”
在办理多起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时,为了查清真相,浦同启一头扎进了海量材料里。他从原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材料入手,逐一梳理受害人的转账记录,反复核对嫌疑人银行卡的流水明细。那段时间,他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桌上的材料堆得像小山,每一份证据都被他标注出了关键信息。
结合嫌疑人使用银行卡的转账情况、案件特点和审讯细节,浦同启抽丝剥茧,用严谨的推断与缜密的逻辑击溃了嫌疑人心理防线。在铁证面前,嫌疑人终于低下了头,如实供述了自己为赚取“好处费”,将3张银行卡借给他人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犯罪事实。
小案不小 快处快破
浦同启的心里也始终装着老百姓的“小事”。今年8月,辖区一家便利店老板急匆匆地来到派出所报警,说有一名男子连续数周在店里偷瓶装白酒,虽然每次只偷一瓶,但已经造成了近300元的损失。看着老板焦急的神情,浦同启立刻安慰道:“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抓住他,帮您挽回损失。”
接警后,浦同启第一时间开展调查。他根据男子的衣着特征和逃跑路线,沿着便利店周边的街道,追踪嫌疑人的去向。经过2个多小时的排查,他发现该男子每次偷完酒都会前往附近的一栋居民楼。当天下午5点,浦同启带领队员在楼下蹲守,成功将嫌疑人抓获,并在其住处搜出了数瓶未开封的白酒。
“我就是一时糊涂,想着没人看见……”嫌疑人低着头认错。浦同启没有简单地对其进行处罚,而是耐心地讲解盗窃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最终,嫌疑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赔偿了便利店老板的损失,并承诺今后再也不做违法的事。“太感谢您了,浦警官!不仅帮我抓到了小偷,还帮我挽回了损失。”浦同启只是摆摆手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从警18年,浦同启用一次次细致的排查、一个个扎实的案件、一件件暖心的实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只要能守护好辖区的平安,让老百姓过得安心、舒心,再累也值得。”浦同启的话语朴实而坚定,而他胸前的警徽,也在这份坚守中愈发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