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余润强:坚守独龙江畔 书写别样年华
发布时间:2025-10-28  责任编辑:符晓

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是一个因偏远和艰苦而常常被人提及的地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却让一位“95后”移民管理警察瞒着父母写下申请,毅然奔赴,并且一待就是多年。这位“95后”傈僳族小伙名叫余润强,现为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四级警长,先后荣获嘉奖5次。

 

 

2019年,正处于转改期的年轻民警余润强,偶然在网络上看到几张独龙江的照片。苍翠的群山、清澈的江水、古朴的村寨,一瞬间吸引了他。没有犹豫、没做“攻略”,他瞒着父母写下申请,主动请缨,毅然奔赴这片极边之地。一年半时间里,他对家人只字未提“独龙江”三个字,直到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新闻播出,父母从儿子之前发回的照片里认出了重叠的背景,才知晓真相。

电话那头,母亲声音哽咽,父亲沉默良久。他们一次次劝他:“条件太苦了,想办法调回来吧。”可这一次,向来听话的儿子却异常坚定,他说:“别人为我守家乡,我为别人守家乡。守好祖国的边境,就是守好我们的家。”“妈妈,我还是想留在独龙江。”这句话,不仅是一句告白,更是一份青春的承诺。最终,父母被儿子的坚持说服,只轻轻叮嘱:“那你要照顾好自己,每天给家里报个平安。”

 

 

走进独龙江,余润强被分配到偏远的迪政当村。语言不通、山路崎岖,他一度不知如何打开工作局面。直到有一天,他揣上一包糖果开始走访。孩子们远远地看到他,就欢快地跑过来,大声喊着“玛牟!玛牟!”——在独龙语中,这是“警察”,也是“亲人”。甜蜜的滋味拉近了他与群众的距离,也甜进了他的心里。

村里因地质灾害、天气影响,时常发生断网、断电的事故,但维修师傅极其紧缺。于是,余润强主动找电工学手艺,当起了“业余修理工”。他凭借一本《社区工作指南》,从零起步、边学边干,把社区工作做得越来越顺畅。一点一滴的付出,换来的是群众竖起的大拇指和越来越信任的目光。

当问起是什么让他选择留下,余润强的语气沉稳却充满力量:“是这里的人、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他说,要做一颗“螺丝钉”,牢牢铆在祖国的边境线上。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年轻警察用脚步、汗水与初心写下的承诺。在独龙江,还有许许多多像他这样的戍边人,正默默守护着山河与人民,无声,却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