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林正坤:25载扎根社区,做群众身边的“平安贴心人”​
发布时间:2025-10-20  责任编辑:符晓

在曲靖市麒麟区南宁街道的大街小巷,48岁的社区民警林正坤就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25年来用坚实的脚步“犁出”平安社区的沃土。这位南宁派出所鼓楼社区警务室的“老片警”,始终践行着“把社区当家建,把群众当亲人”的信念,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化解矛盾,成为群众口中“有事找林警官准没错”的贴心人。

反诈宣传把知识种进心田

“刷单返利是鱼饵,贪小便宜准上当。AI换脸装熟人,视频通话再确认……”林正坤拒绝“走过场”式宣传,他将典型案例编成方言顺口溜,在广场舞音响旁、菜市场吆喝声中见缝插针地宣讲;带领“反诈小分队”为中老年群体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给企业财会人员开设“防骗解剖课”……

去年年底,辖区商户张大姐差点被“客服退款”骗局骗走8000元,多亏林正坤之前在商铺走访时留了联系卡,张大姐在打电话求助后,及时避免了损失。“现在骗子电话一来,我耳朵里自动响起林警官的顺口溜!”提起这事,张大姐至今仍满心感激。截至目前,鼓楼社区警务室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率较去年下降32%,这组数据背后,是他像老黄牛般反复耕耘的耐心。

  

安全防控用脚印编织防护网

登记不是目的,熟悉才是关键。鼓楼社区老旧小区密集,租房人员流动性大、成分复杂,一直是基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为彻底摸清所有小区的业主信息与租户动态,林正坤花了近一年的时间,逐栋爬楼、逐户敲门登记,最终梳理出一份翔实的“房屋安全台账”。他还主动联合社区网格员,定期开展租房人员信息核查与安全隐患排查,从防火防盗到门岗登记,不放过任何细节。社区的张大妈逢人就夸:“有林警官在,我们住得踏实!他连哪家租户刚搬来、哪家老人需要多关照都清楚得很,比自家孩子还上心。”

2022年8月25日傍晚,南宁辖区某小区旁发生持刀伤人案,两名嫌疑人在使用假币时被识破,持刀伤人后逃窜。案发后,林正坤立即想到自己常年坚持的宾馆走访工作——这些年他走遍了辖区每一家旅店,不仅检查消防设施,更与每位宾馆经营者都建立了联络机制。办案民警寻线追踪发现嫌疑人消失在南城门一带,林正坤凭借人熟地熟的优势发动辖区宾馆、酒店协助查找,迅速锁定了这两名嫌疑人的位置。次日凌晨2时30分,两名嫌疑人被民警当场抓获。“平时多一分细心,关键时刻就能多一分安全。”林正坤常说。截至目前,他负责的片区已连续5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通过督促行业场所实名登记协助抓获违法人员40余名。

  

为民解忧以真心温暖人心

社区工作,矛盾调解是重头戏。林正坤有个“调解秘诀”:先听群众说,再帮群众算,一起找办法。去年夏天,某小区两户邻居因空调外机噪音起了争执,甚至差点动手。林正坤接到求助后,先分别倾听诉求,又认真查看现场,最后提议给外机加装隔音棉,并协调物业承担部分费用。“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没必要为这点事伤了和气。”在他的耐心劝说下,两家人最终握手言和,后来还一起加入了社区志愿巡逻队。

更让人动容的是他帮小徐(化名)落户的故事。3年前走访潇湘村时,林正坤偶然得知,村民李女士收养的女孩小徐因没有户口无法正常上学,成了李女士的一块心病。“孩子不能没有未来!”林正坤主动揽下这事,帮着登报寻找亲人,一次次走访村民收集证明材料,带着小徐到司法鉴定中心做DNA鉴定……经过半年多的奔波,当户口本送到小徐手中时,母女俩拉着林正坤的手泣不成声:“您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天大的难题!”

  

从反诈宣传到隐患排查,从矛盾调解到为民解忧,林正坤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25年的坚守,把“有事找警察”刻进了群众心里。他常说:“我的岗位在社区,居民的笑脸就是我的勋章。”如今,在南宁派出所辖区的街头巷尾,提起林正坤,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