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在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前卫派出所的值班室里,洪绍东刚整理完接警记录,窗外的月光静静地洒在走廊一角。他的工作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出警时间和警情要点,而那些未曾落笔的片段,同样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
“规范之上,更有温度”
清晨的训练馆还带着几分凉意,市级警务实战教官洪绍东站在场地中央,数名参训警员目光专注地望着他。他身前整齐陈列着各类警械,“每一件警用器械都有编号和严格的使用规范。”他用指尖划过标签,“必须要像熟悉自己的手掌一样熟悉它们的操作流程,这样才能让它们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好伙伴。”
午后阳光斜照进训练馆,洪绍东向前迈出三步,在距最近学员半米处站定:“这是危险距离。”随后后退两步,“这是安全距离。一旦对方进入这个范围,必须立即采取戒备姿势。记住,保持安全距离就是守护生命线。”
他随手拿起一个背包模拟突发场景,说道:“当对方手部脱离视线时,无论其表情如何,立即后撤步拉开距离。”他轻轻拉住一名学员的肩带,“刚才你的站位让我能轻易触碰到你的装备位置,重来!”
暮色渐浓,训练馆内依然回响着脚步声。洪绍东看着参训警员们反复练习,吹响了哨子:“停!规范不是为了束缚你们,而是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平安回家。”他卷起袖口,露出一道淡色疤痕,“这是四年前一次抓捕中留下的,因为当时忽略了安全距离。”
最后的光线落在他胸前的警号上,这位从警4年的教官站在明暗交错处:“我们的职业不是比谁更勇敢,而是看谁既能完成任务,又能确保所有人安全返回。”
“我一定要还你这笔钱”
2024年冬天,寒风裹挟着暴雨席卷城市。连续值了几个夜班的洪绍东站在派出所门口,望着雨幕中模糊的街灯,刚抿了一口热茶,就听到一阵争吵声。
一名外卖员在骑行时不慎蹭到另一位骑车人,两人浑身湿透地冲进值班室争执不休。洪绍东先递上一沓纸巾:“都擦擦水,坐下慢慢说。”
被剐蹭的男子坚持索赔300元,外卖小哥紧握手机,指节发白,站在原地。洪绍东察觉出他神情有异,便轻轻将他拉到一旁,低声询问。原来,外卖小哥刚来昆明工作没几天,人生地不熟,身上只剩下几十元钱。了解情况后,洪绍东开始耐心调解。他一边劝慰被剐蹭的男子,一边说明小哥的实际困难,希望对方能多一分理解和宽容。随后,他从自己的包里取出400元现金,递到小哥面前:“我先借给你,和对方好好协商,等宽裕了再还我。”外卖小哥接过钱的手微微发颤,低声应允。
两天后,刚用完午餐的洪绍东正拿着文件下楼,在派出所门口意外看到了那个外卖小哥。“洪警官,我来还钱。”他递上崭新的400元纸币,像是刚从银行取出。“你等了多久?”洪绍东接过钱时问道。“早上就来了,怕影响你们办公。”“何必等这么久呢?”洪绍东注意到纸币上还带着对方的体温。“我今天一定要还给你。”小哥腼腆地笑着,眼神明亮。窗外的雨刚停,阳光透过云层照进来,洪绍东握着手中的纸币,感受到一份特殊的温暖。
坚韧与温情
年初的一次抓捕行动中,洪绍东作为先锋进入嫌疑人藏匿的停车场,突然从车后阴影中窜出的身影让他瞬间进入戒备状态。在对峙的几秒钟内,他敏锐地察觉到嫌疑人眼神的异常——对方正企图捡起地上的空酒瓶袭击。千钧一发之际,他迅速踢开酒瓶,趁对方愣神之际将其制服。“出警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事后他对新人说,“若是当时稍有松懈,那个酒瓶就可能造成严重伤害。”
在常年处理各类警务纠纷的过程中,洪绍东学会了妥善处理各种情绪压力。最理解他工作的,是同样身穿警服的爱人。他们既是并肩作战的同事,也是彼此最重要的支持。相似的职业经历让他们能够深刻理解对方的不易。
深夜回家时,常常有一盏灯为他亮着。爱人刚结束值班,正在厨房准备简单的餐食。“今天处理了不少警情吧?”爱人递过碗筷时轻声问道,眼中满是理解与关切。一碗热饭下肚,驱散了一天的疲惫。
警服整齐地挂在衣帽间里,温馨的灯光充满房间,那些缺席的晚餐、深夜的紧急呼叫,都成为这个双警家庭特有的默契。正是这份相互理解与支持,让洪绍东在每个清晨都能重新充满能量,继续前行,因为他知道,身后不仅有万家灯火的期待,还有一份特别的温暖力量。
这些日常工作中的点滴,正是警务工作最真实的写照。“警察”二字不仅代表着制服与警徽的庄严,更蕴含着人性深处的温暖,当这样的故事在街头巷尾不断发生,当更多人被这份温暖感染,平凡的日子便拥有了特殊的意义。